“劉愛卿,浮水羅盤,過洋牽星術取得重大進展,可喜可賀!”
宇文衍和劉焯也碰了一杯。
天文館在他的帶領下,對小皇帝提出的兩大技術進行了深入鑽研。
後來又做出了適合航海用的記時鐘。
“多虧了您的指引,臣不敢居功!”
“若不是您和前輩他們,臣等肯定做不出鐘來。”
劉焯在其他人麵前自負滿滿,高傲得很。
麵對宇文衍卻保持足夠的謙虛。
小皇帝給他打開了一扇扇全新的大門。
天文館的人甚至認為宇文衍是先知一樣的存在。
通過製作鐘,對綦毋懷文他們所做的事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由地心生佩服。
“你們都是大周不可多得的飽學之士。”
“朕也希望你們能夠培養,發現更多的後備人才。”
宇文衍由衷地說了一句。
“臣等定當竭儘全力!”
眾人齊齊舉杯。
“陛下,老臣越琢磨那車床,越覺得此道作用深遠……”
“其涉及多方麵的學識,遠不像木工,石匠這麼簡單。”
君臣幾人一邊喝著小酒。
一邊談論著作坊和天文館的事情。
他們都是博學之士,但不論談任何事情,小皇帝都能闡述一些獨到的見解。
就連熟悉他的王鷹都嘖嘖稱奇。
冶鑄作坊招募了大量相關方麵的工匠和人才。
可以說是小皇帝心目中最為看重的機械基地。
現在它還隻是一個粗胚,與機械就沾了一點邊。
萬事開頭難!
有開始,總比不行動強。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席間。
宇文衍和劉焯說了揚州建造大海船之事。
讓其春節後便派人前往,參與海船的試航。
用實踐校正浮水羅盤和過洋牽星術。
收集整理船工,漁民的出海經驗,總結海象特征,觀測方法。
出海,最為可怕的就是遇上惡劣天氣。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海上迷航,甚至船毀人亡。
小皇帝把記憶中有關這方麵的內容,全都整理成冊。
交給劉焯,讓他們在海船試航中去驗證。
正武殿的禦宴持續到酉時(17點),群臣才陸續散去。
綦毋懷文他們也在酒足飯飽後出宮了。
天元四年。
又是全新的一年。
年初二開始,朝中大佬,以及一些總管、刺史進宮給皇帝拜年。
和以往一樣。
宇文衍設宴招待,並發下一些賞賜。
他們都是大周當下權力巔峰的少數人。
隻要儘心做事,不搞歪門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