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認南陳做老大,又有了盟友。
和新羅徹底交惡。
哪怕高句麗再次南侵,兩國亦無再次結盟的可能。
高陽成欣喜南邊兩國不和的情況。
隻要他們不結盟。
假以時日,高句麗必然統一半島。
到時實力大增,說不定還有重返遼東的可能。
這或許就是高句麗自知不敵,果斷放棄遼東的原因之一。
但他不知道的是,新羅現在也是大周的小弟。
而且,還在東南沿海設立了港口駐點。
暫時。
小皇帝準備靜觀其變,先把遼寧道經營好。
隻要把這基本盤給夯實了,整個朝鮮半島和大東北都是中原王朝的後花園。
幾天後。
宇文衍輕車簡從,一襲便衣出宮。
一路上沒有驚動任何百姓,悄無聲息地上了終南山那座險峰。
炎炎夏日,還是大山裡清爽涼快。
去年,小皇帝在山上待了十天。
傳授了好幾門功夫給孫思邈。
兩人之間的關係也更加親近了。
此次隨行的還是墨言和元氏兄弟。
原本王鷹,李藥師和來護兒都想跟著來。
考慮到孫神醫喜歡清靜,小皇帝沒讓他們隨行。
有元氏兄弟和暗影,安全問題也有保障。
登上山頂。
三人扛著大包小包跟在宇文衍身後,向穀內走去。
“陛下,你看,神醫正在地裡鋤草呢!”
穀中有數畝土地,孫思邈種上了粟和麥子。
當下已是包漿結粒的時節,地裡雜草長得也快。
這個時候再鋤一次草,粟、麥顆粒成熟後能更加飽滿。
“大叔……”
頭戴草帽的孫思邈聽到聲音直起腰身。
看到宇文衍後,臉上泛起和煦的笑容。
“公子,在下聽喜鵲叫了一上午,心想肯定是您要來……”
神醫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對著快步上前的小皇帝說了句恭維的話。
“大叔,叨擾您清修了……”
“哪裡,公子光臨寒舍,蓬壁生輝,歡迎倍至!”
兩人客套一番。
“見過神醫!”
“兩位元小子,小言,又見麵了!”
元氏兄弟和墨言上前見禮。
跟著小皇帝來了幾次,他們三人和神醫也算是熟人了。
特彆是元威,平時小皇帝和孫思邈的書信往來都是由他傳送的。
“神醫,您怎麼選在大中午鋤草,多熱啊……”
元威看神醫汗流浹背,不解地問道。
“正午日頭強烈,刨掉的草方能曬蔫而不複長……”
孫思邈還未開口,小皇帝接過話頭,回答了元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