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還沒立國前。
王軌便追隨當時還是輔城公的宇文邕。
後來。
第二任皇帝宇文毓被堂兄宇文護毒殺,臨死前傳位於宇文邕。
王軌參與了誅殺權臣宇文護的行動,立下功勞,得以升官封爵。
又隨武帝出兵覆滅北齊,受封郯國公。
578年。
領兵大敗陳軍,俘獲陳朝名將吳明徹,立下赫赫戰功。
若不是宇文衍穿越過來改變了曆史走向,他在580年就被周宣帝宇文贇給殺了。
“老臣謝陛下!”
王軌今年六十有四。
見皇帝還想讓其更進一步,心裡清楚這是宇文衍念其扶持之功。
同時。
也是對他忠於大周,忠於皇室的認可。
“為大周南征北戰的老將軍,就你年紀最小,可彆怪朕狠心哦……”
宇文衍打趣了一句,眾人聞言也笑了起來。
大家心裡明鏡似的,對於小皇帝的“偏心”並無異議。
“東線下設四路大軍,以王鷹,來護兒為行軍總管,元威,李藥師作先鋒……”
宇文衍思慮片刻,說出了東路軍的安排。
這樣的用人著實大膽,不了解內情的一定會覺得他這是瘋了。
四人當中。
也就王鷹參加過滅齊之戰,以及隨韋孝寬伐陳時和元威上過戰場。
李藥師也隨軍了,但當時隻有十歲的他隻不過是個打醬油的小屁孩。
這還是小皇帝開後門,才讓韋孝寬帶上他去見見世麵的。
二十歲的來護兒,更是戰場零經驗。
四人都是初次領軍,名副其實的菜鳥將軍。
其中,李藥師更是隻有十五歲。
和協助孫策平定江東諸郡時的少年周瑜同齡。
宇文衍和他們朝夕相處,一同晨練,對幾人的能力知根知底。
和來護兒也相處了一年時間,加上其曆史上的名頭,能力是有的。
小皇帝自認為他們武藝韜略不輸賀若弼,韓擒虎等人,差的隻是經驗和機會。
一旦給其施展平台,也一樣能打出赫赫威名來。
“陛下,何人為帥?”
宇文衍如此安排,卻是諸位大佬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見他沒說行軍元帥的人選,王軌便問了一句。
“朕要親征!!”
小皇帝語出驚人。
嚇眾人一跳,都以為聽錯了,所有目光倏地聚集其身。
“你們這是什麼眼神?”
“再說一遍,朕~要~禦~駕~親~征……”
宇文衍沒好氣地拉長聲音說道。
“不可……”
下一刻。
十一人幾乎異口同聲。
這是諸位大佬第一次如此旗幟鮮明地反對小皇帝的提議。
開什麼玩笑!
你堂堂一國之君,這才十三歲,就想著禦駕親征。
沒門!
“陛下,您不能以身犯險。”
“是啊,您就穩坐釣魚台,等著前方捷報便是。”
“臣附議!”
“臣亦附議!”
……
諸位大佬眾口一心,勸諫小皇帝打消親征的想法。
宇文衍聞之一笑,站起身來,負手道:
“放眼天下,四海之內何其浩瀚!”
“朕上承天命,下秉遺誌,一統神州,複興強漢榮光,繼往開來,創華夏萬世之偉業……”
“夢想有多遠大,國土就有多寬廣!”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欲賜四夷共沐天朝聖賢教化!”
……
“茲於此,統一乃先決條件,故而此戰朕必然親征,以示天下萬民……”
宇文衍起身指向輿圖,霸氣地伸手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
而後五指並攏緊握,擲地有聲地說了一通。
言畢。
靜!
死一般地寂靜!
眾人望著意氣風發的小皇帝,嘴巴微張,喉嚨湧動。
稍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