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後世的高速路,那可是公路史上的巔峰傑作。
雖然沒辦法建造那樣的道路。
但是水泥路放在當下,照樣是劃時代的。
迷人老祖始皇帝下令建造從長安通往河套地區的“秦直道”。
直到一千多年後都還有遺存。
開創了公路修築的先河。
後來曆朝曆代官道,都借用了那時的技術和標準。
如今。
天下驛路四通八達。
主乾道最窄也有後世兩車道的寬度。
唯一不足的就是。
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
若是用水泥硬化路麵,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
使得各地往來更加便利,極大提升貨物運輸效率。
同時也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統治。
絕對的利國利民之舉。
畢王和宇文愷被小皇帝描述的景象驚呆了。
嘴巴微張。
愣愣地望著對方。
什麼是大格局?
為國為民,放眼天下,就是大格局!
胸有丘壑,心懷海內,就是大格局!
可以想象。
若是水泥路遍及天下,那是何等壯觀的偉業?
必將萬民頌揚,青史永傳!
“還得是陛下啊!”
“臣想到了用水泥鋪路,但沒想到這麼個鋪法……”
稍頃。
兩人反應過來,咽了咽口水。
不約而同地豎起了大拇指。
眸中儘是欽佩之色。
其實,也怪不得他們。
在君權至上,階級分明的時代,好東西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不過,小皇帝連宮廷菜烹飪之法都願與天下百姓共享,用水泥造福天下也就不奇怪了。
“要想富,先修路,路通則政通,政通則民心亦通……”
“百姓富足,政通人和,朕之所願也!”
宇文衍望向二人,笑盈盈地說完,端起茶杯細品了一口。
“臣受教了!”
兩人拱手,內心俱服。
道理很簡單,可小皇帝不說,沒人往這方麵去想。
“此事甚大,朝廷要像驛站改造時那般,天下一盤棋,全局考量,統一執行!”
“會同戶部一道,拿出個詳細章程來,按流程上奏。”
此事肯定不可能一蹴而就,可分主次先後,逐步推進。
“陛下,此事確實頂好,可其中所需的財物、民力也是天文數字,恐怕惹來朝臣非議啊……”
畢王讚同宇文衍的做法,不過也提出了心中的顧慮。
宇文愷聞言也是點頭。
“全盤計劃高層商議即可,無須公布!”
“先鋪設一段樣板路出來,當朝臣親身體驗過了水泥路的諸般好,巴不得主動上奏求朕多修一些。”
宇文衍笑笑,把心中的想法全都說了出來。
“至於成本,路修好後,一些主乾道,可以收取一定的費用。”
“比如從長安至洛陽,凡運輸貨物上路的車馬需繳納少量銀錢。”
“如今商貿繁榮,兩地往來車馬日益增多,日積月累,那也是一筆可觀的財政收入!”
能坐馬車出行的,非富即貴,向他們征收過路費,小皇帝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
“陛下英明,臣這就去找戶部於翼大人商議!”
宇文愷大喜,當即起身說道。
“陛下,臣和安樂一起去!”
宇文賢也起身。
兩人拜彆,出了上善殿,直奔六部都堂。
看著兩人喜笑顏開的走了,宇文衍也是心情大好。
哼著歡快的曲調,雙手背負,在殿內來回踱著方步。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有個文韜武略的好爺爺創下殷實家底。
他隻需錦上添花。
便能掌舵大周這艘王朝巨艦揚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