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也很慶幸自己是一個相對幸運的穿越者。
在挫敗楊堅矯詔奪權陰謀,逆天改命後,諸事都很順利。
“此次官道改造,修路搭橋,李卿運籌帷幄,調度有序,首功一件……”
宇文衍望向坐在角落的工部右侍郎李春,一臉和煦地說道。
“陛下謬讚,臣惶恐。”
這是李春第一次進宮。
直到此刻,他都感覺就像在做夢一樣。
聽到皇帝點名誇讚自己,連忙站起來拱手躬身謝恩。
小皇帝擺了擺手,示意其不必拘束。
接著一臉正經地說道:
“石拱橋建造之術,利國利民,定要將其發揚光大。”
“我朝地大物博,河網密布,所需橋梁何止萬千。”
“朕希望有朝一日,大周的工匠們能將橋梁架到黃河,長江之上……”
聽宇文衍說出這番話。
朝中大佬們終於明白,名不見經傳的李春為何得到皇帝青睞了。
李春聽罷神情激動起來。
真如陛下所說,那必然能夠造福蒼生,青史留名。
而且,能將家傳手藝發揚光大,也是他畢生的夙願。
“臣謹遵聖命!”
李春躬身應答,雙眸閃爍著熠熠光芒。
小皇帝點頭,讓墨言從禦案上取來一疊書頁。
上麵全是後世記憶中有關橋梁方麵的內容。
雖然沒有多少技術方麵的乾貨,但各式各樣的橋梁也能開拓當前工匠的思維。
宇文衍寫實畫法的橋梁圖畫,直接把李春看傻了!
多孔長跨橋,鐵索橋,鋼架橋,斜拉橋……
每一幅畫作上的橋梁就像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令人難以置信。
李春陷在其中不能自拔。
以至於在隨後的慶功宴上,他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
直到宴會散場,便迫不及待地告退出宮而去。
都不用想,肯定是琢磨小皇帝給的那些資料去了。
……
七月中旬。
“長洛官道”通行半月,引發的熱度隻增不減。
特彆是那些常駐京城的胡商、蕃商,內心的驚歎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同時,他們對於中原地區的商貿未來更加看好。
心裡都在琢磨著加大投入,擴大規模。
全新的水泥路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試運行。
此後,朝廷將對往來馬車收取一定的過路費。
暫時定價為每裡一文錢計。
能坐馬車出行,或是運輸貨物的群體,都是非富即貴,不差錢的主。
全程隻需要800文!
不論是對時間就是金錢的商賈,還是腰纏萬貫的貴人,那都是小錢錢。
這天。
弘文館館主潘微,以及虞世南,歐陽詢抵達京城。
他們走的就是長洛官道。
三人何曾見過如此寬闊平坦的道路,直到進入長安城,內心的震撼還沒平複下來。
時隔兩年。
再次見到當朝天子。
君臣見禮後,他們又喝上了皇帝親自衝泡的茶水。
“潘卿近來安好否?”
“托陛下洪福,老臣能吃能睡,一切安好。”
“兩年未見,陛下更加英姿勃發,威武不凡了……”
潘微身為才高八鬥的大儒,卻不是老古董的腐儒,情商還是在線的。
宇文衍哈哈一笑。
心想老頭子不像茅坑裡又臭又硬的石頭,那可是件好事。
轉而看向虞世南和歐陽詢:
“想必這兩年來,伯施和信本的書法造詣大有精進吧……”
“小言子,給二位研墨。”
小皇帝說著,起身走向一旁的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