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長安城的布局就像是一個橫平豎直,經緯縱橫的棋盤。
就是在一座超大城池裡麵。
又建設了宮城和皇城兩座大城池,以及另外108座小城池。
這些小城,也就是坊。
能夠容納數千,甚至是數萬人居住。
朱雀大街的中線,也就是城池的中軸線。
在宇文衍的授意下。
天文地理館將這條經線定義為0度經線。
也就是本初子午線。
並用青石把這條線鋪設出來,貫穿城池南北。
這是極具意義的一條線。
自從宇文衍設立天文館後。
劉焯很快就確定了經緯數值測量法。
隨後幾年。
天文地理館不斷發展壯大。
如今已有數千人的規模。
在宇文衍的大力支持下,進行大範圍的測繪。
同時。
還在五湖四海興建了數十處觀測站。
派遣專人進行長年累月的天文觀測。
天象不是臆想出來的,也不是憑空計算出來的。
而是在數年,數十年,數百年,上千年的觀測積累中總結出來的規律。
宇文衍這是利用天文觀測,地理測繪、命名的方式進行開疆拓土。
為“自古以來”提供更多的佐證。
就像朱棣遠征瓦剌時,翻史書找到的理由是:
為一千多年前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報仇!
臘月初十。
長安城百業閉市,街道上人潮湧動,車水馬龍。
太廟。
皇帝攜百官祭告列祖列宗:
仰觀星漢,星象昭昭。
紫微垣內光芒璀璨,太微垣內帝星明亮。
北鬥其柄指正東,寓國家昌盛,東方大興。
二十八宿,各安其位,無有亂象。
昭示天地和諧,萬物有序。
此乃帝王之吉象,遷居之良辰。
大周天子得乾坤之正位,順應天地之王道。
今遷居新宮,猶乾坤交泰,陰陽和合,周室興盛,天下昌榮。
……
禮部尚書宇文善主持祭祀活動,宣讀祭文。
經過一係列繁雜的禮儀規程。
宇文衍金口玉言,大手一揮,遷居新宮正式開始。
一時間。
鑼鼓震天,鞭炮齊鳴。
一輛輛馬車啟動,向著新城駛去。
街道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這是一樁盛事。
亦是一樁喜事!
人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天子豪華的六駕四輪馬車緩緩離開舊宮,出城而去。
這是冶鑄司華夏車行為皇帝打造的豪華坐駕。
車身高大,裝飾奢華,雕龍畫鳳。
猶如一座移動的行宮。
宇文衍坐在裡麵,悠閒地泡著功夫茶。
馬車行駛平穩,幾乎感受不到太大的顛簸。
這都得益於華夏車行的減震技術,以及平坦的水泥路。
“參見吾皇!”
“天子萬歲!”
道路兩旁,看熱鬨的百姓虔誠叩拜,高呼萬歲。
千牛衛大將軍王鷹前頭開路。
龍武衛將軍元胄,以及年輕的忠武將軍李靖,左右隨行。
龍武衛全副武裝,護衛於禦駕四周。
影子率領的百名暗衛隱於暗處。
文武百官的車駕緊隨其後。
新城位於舊城東南方。
兩者相距十裡左右。
從舊城東門至新宮城北門玄武門。
修了一條寬百步,雙向通行的水泥路。
大約150米。
和朱雀大街一樣寬,簡直“豪”得不行。
要知道。
後世雙向四車道的高速路,也就26米左右。
半個時辰不到。
走走停停的禦駕從玄武門進入宮城。
馬不停蹄,穿過宮城。
直奔位於皇城東南的新太廟所在地,進行祭祀活動。
儀式結束後。
天子擺駕“瑤池園”。
宇文衍設計的這處中央園林。
占地十二個小坊麵積,和整個皇城一般大小。
園林南北,分彆有大、小瑤池兩個人工湖。
湖泊沿岸楊柳遍布。
水榭樓閣,亭台假山錯落有致。
可謂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畫,美侖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