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軌喜出望外。
拉著慕容伏允就是一番“親切友好”的交談。
威逼利誘之下。
伏允哭喪著臉又說出了兩處藏寶地。
王軌還是沒有放過他,笑容可掬地讓其好好再想想。
說是實在想不出來,就打斷他第三條腿。
伏允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是說中原人以德服人,隻要歸降就會以禮相待麼?
怎麼他碰到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啊。
為了保住第三條腿。
伏允冥思苦想,說出了幾個地方。
但他也不敢保證,隻是說有可能。
最終。
隻從這些地方找出了一個藏寶地。
看來,這小子確實不知道更多了。
可惜慕容世伏被殺,要不然他肯定知道更多的藏寶地。
不過。
單單伏允說出的這五處,也足以讓王軌做夢都笑醒了。
待到李靖一行帶著慕容世伏的首級,及其眷屬,還有一應戰利品回到伏俟城。
皇帝詔書,以及朝廷任命的官員也抵達了。
行軍元帥王軌下令。
在吐穀渾王城舉行盛大的慶功宴。
三軍將士儘情吃喝,享受勝利的喜悅。
而後。
從京城出發的兩萬大軍,以及四象營。
押送一眾俘虜和戰利品班師回朝。
本次出征。
大周軍隊傷亡十之一二。
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倒是處羅侯率領的突厥一萬軍隊損失近半。
那也是他貪功冒進造成的,怨不得彆人。
對於東突厥此次出兵協同征討吐穀渾。
宇文衍在詔書中肯定了他們的功績。
王軌按照皇帝的意思。
戰馬那肯定是不可能給的。
其他牲畜,突厥人也不缺。
於是。
給予處羅侯價值五百萬貫的財物,還有一千名女人。
得到如此豐厚的回報,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作為附屬,哪怕宗主國一文不給,也不敢有任何怨言。
處羅侯心滿意足地領兵返回漠北王庭。
突厥人離開後。
王軌召集一眾將領,以及吏部任命官員。
宣讀了皇帝詔令,以及朝廷對吐穀渾地盤的處置策令。
設立青海道,下設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
伏俟城改名西平城,為青海道治所。
任命劉方為青海道總管。
任命薛世雄為青海道刺史。
兩人接受官符大印,走馬上任。
接下來。
首要任務是穩定青海局勢,劃定郡縣範圍。
開始外遷移民。
按朝廷的意思,凡是這片土地上的大小貴族,全部遷走。
不論是吐穀渾,還是其治下的大小部落,無一例外。
黨項部落更是舉族分散搬遷,首領定居京城。
等其他地方的移民到位後。
推行均田製,分地,分草場。
隴右和西北道出征的四萬府兵,暫時駐守青海道。
保證社會穩定,以及移民的順利進行。
一切安排妥當。
王軌和李靖也將動身返京。
韓僧壽則回西套平原駐守賀蘭山要塞。
本次出征,李靖率兵英勇作戰,屢戰屢勝。
又是千裡奔襲,殲滅慕容世伏逃跑殘餘勢力。
再次打出了赫赫威名。
李靖麾下的“大漠十八騎”在戰場上展現出了強大戰力。
既是他的死忠護衛,也是衝鋒陷陣的一把尖刀。
當初隨長孫晟出使大漠,從突厥貴族子弟手上贏過來的武奴。
在他的調教下,成為了以一當十的死士。
……
十月。
長安城。
兩儀殿。
墨言進入大殿,快步來到茶室:
“陛下,青鳥傳書,唐國公他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