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愛非攻。
兼愛指的是愛所有人,不分親疏遠近的大愛。
強調“愛無差等,大愛無疆。”
非攻則是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偏向被動防禦。
在宇文衍看來。
兼愛體現在人身上,那是一種聖人品德,能做到者少之又少。
若是體現在國家之間。
那需要建立在強大實力的基礎上。
否則。
兼愛就是鏡中花,水中月。
就算你有兼愛之心,也無兼愛之能。
你不欺負他國,也有他國來欺負你。
至於“非攻”。
說是反對非正義戰爭。
其實本質是反對一切戰爭。
就算有敵來襲,也主張被動防禦。
頗有幾分“我自超然物外,仙神俯視眾生,包容一切”的博愛。
這樣的國度好不好?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弱小國度而言。
大國若是都能做到如此,那當然是絕頂的好。
隻不過。
低估了人性的貪婪。
有些脫離現實,過於理想化了。
”兼愛非攻“想要成為現實。
需建立在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之上。
屬於是理想化的追求。
墨家認為。
在其機關術的應用之下。
加上“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天誌”、“明鬼”等主張。
一定能夠實現國富軍強,建立強大的國度。
從而達到“兼愛非攻”的理想社會形態。
宇文衍對“兼愛非攻”保留自己的意見。
自古以來。
曆朝曆代講求“師出有名”,其實就是受“非攻”思想的影響。
說明華夏先賢也是反對非正義的戰爭。
隻不過。
現實讓一代又一代的君主不得不麵臨各種戰爭。
甚至為了戰爭的正義性而絞儘腦汁。
最終。
隻要“師出有名”,戰爭即是正義的思想應運而生。
故而。
經常在蕃國出事的“漢使”。
永樂大帝翻史書找到的“白登之圍”。
……
一樁樁,一件件“受害者”及“有史可考”的事件,就成了正義的化身。
宇文衍不喜歡玩虛的。
穿越一遭,那就肩負使命。
他隻求:
中原王朝開疆拓土,定鼎天下,疆域多多益善。
華夏民族登臨絕巔,傲視藍星。
神州百姓安居樂業,創造更為璀璨的文明。
雖對墨家“兼愛非攻”持保留意見。
但墨家機關術,他卻是格外看重。
“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這六項主張。
他也極為認同,並且有所借鑒。
“尚賢”。
推崇有才能的人,主張任人唯賢。
這和宇文衍推行的“能者上,庸者下”同理。
不過。
在人情社會之下,想要真正落實,也是困難重重。
否則,單是這一項就能讓華夏民族傲視天下。
“尚同”。
強調社會秩序的統一和上下級之間的和諧服從。
也就是宇文衍強調的君臣和官員百姓在思想,行動和意誌上的高度統一。
“節用”。
主張節約儉行,反對鋪張浪費。
“節葬”。
主張簡化喪葬儀式,反對奢侈排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