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
倭國發動了最大規模的海外軍事行動。
三輪君根麻呂,率軍一萬。
此倭奴出自倭國最古老的三輪氏,家族實力不下於當初的物部氏。
樸市秦造田來津,率五千人,保障扶餘季回國之行安全。
廬原君臣,領兵一萬。
守君大石,率領七千人,護送援助物資。
此獠據說是倭國神器“草雉劍”的持有者。
這些倭兵從倭國駿河,廬原,甲斐,常陸,道奧,但馬等地征召。
堪稱倭國精銳中的精銳。
為了救援他們自我意淫的“藩屬國”。
倭國貴族高層押上各自家族的命運。
襲擊大周使團船隊。
其實就是倭國高層利用百濟人對大周的一次試探。
他們想知道。
大周隻是嘴上強硬,還是言行一致。
從他們對神州華夏的了解。
中原王朝自古以來,對於偏遠蕃邦小國很少行滅國之舉。
他們在賭。
賭就算倭國不敵,大周也不會趕儘殺絕。
隻要跪地求饒,就能苟活下去。
……
倭國五百餘艘海船,浩浩蕩蕩渡過海峽。
沿著百濟西南海岸線向北航行,前往熊津江入海口。
“將軍,倭國竟然真敢出兵增援百濟?”
“陛下真神人也!”
耽羅洲。
於仲文率領的東海水師艦隊,已屯兵島上數月之久。
他接到的詔令便是密切注意倭國動靜。
一旦有倭國船隊增援百濟。
放他們過去後,封鎖這片海域,斷其退路,讓倭人有來無回。
“陛下洞悉寰宇,天下無雙,豈是倭人所能揣度?”
於仲文暢懷大笑,大手一揮。
“傳我軍令,水師戰艦封鎖航道。”
“但有倭人船艦闖關者,殺無赦!”
“喏!”
……
京城,長安。
三省六部大佬齊聚兩儀殿。
“陛下,裴世清真是命大啊。”
“在海上飄了三天三夜,正好被華夏商行的商船救起。”
“福人自有天相!”
“倭人行不義之舉,自有收拾他們的那一天。”
顏之儀端起茶杯喝一口,為裴世清撿回一條小命慶幸不已。
王軌卻是臉色鐵青,有些理解為什麼陛下對倭國不喜了。
就在幾日前。
宇文衍收到了狗奴物部龜田傳回的消息。
確定此次使團遇襲,就是倭國謀劃,百濟浪人執行的。
倭人在玩火,在試探大周的底線。
皇帝怒火中燒,渾身充滿了殺氣。
不過。
裴世清獲救,使其壓下了幾分心中的戾氣。
當前的目標是拿下百濟。
以此作為解決半島問題的跳板。
“陛下,二十天前,藥師他們就圍困泗沘城了。”
“如今怕是已經拿下了吧!”
畢王宇文賢盯著輿圖上半島的位置,眸光熠熠的說道。
“滅百濟肯定毫無懸念!”
“要讓真番郡長久歸於神州,得花上一番精力。”
宇文衍點頭。
“陛下,征伐百濟的都是水師海軍。”
“滅其國後,臣以為需調派兩萬軍隊長期駐守。”
趙王宇文招作為兵部尚書。
對於遠征軍數月時間拿下百濟一點也不奇怪。
哪怕他們暫時還沒接到百濟扶餘隆獻城投降的捷報。
心裡也早認定了百濟必亡。
“從河北道,山東道征召府兵一萬。”
“駐守真番郡,由秦王節製兵馬事!”
“吏部選定好的太守,縣令等官員隨時準備走馬上任。”
“戶部安排好移民,並妥善安置百濟遷居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