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日。
三省六部大佬齊聚兩儀殿議事廳。
“陛下,殿試讀卷畢。”
“這是得優前十者試卷……”
君臣見禮後。
禮部尚書高熲作為主考官,當即拱手啟稟道。
墨言上前,接過考卷放到禦案之上。
宇文衍點頭,拿起最上麵的卷子看了起來。
考生陳延之,汴州陳留人士,22歲。
祖上曾為北魏縣丞,後家道中落,父為鄉塾先生。
其在策問上答曰:
張騫持節,鑿空西域,所恃非漢弩之利,乃長安錦繡之誘。
不顧社稷民生之開疆拓土是為不智。
國富民強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四夷皆服……
此生不反對開疆拓土。
但更趨向於內重外輕,先內後外。
八位大佬全都給出了優等評定。
宇文衍未置可否,拿起下麵一份。
考生竇建德,河北貝州漳南人士,25歲。
世代業農,父母早逝。
竇建德?
看到這個名字,宇文衍當即一愣。
難道此子是曆史上隋末割據群雄之一那個的竇建德?
其言:
悠悠神州,禮儀之邦。
然。
每逢亂世,四夷刀兵皆至,不複往日通好之情。
王朝盛世若無寸土之功,實屬不務正業,愧對後世子孫也。
……
看到這些,宇文衍嘴角微翹。
竇建德“有能力就往死裡乾”的開拓思想,甚合聖心。
隨後。
他又拿起第三份考卷。
石彤,五原人士,24歲,出身懷朔邊鎮。
世代業農,父母經營客棧為生。
他的答卷中,字裡行間均能看到對當朝皇帝治國的推崇。
其中一句:
“夫至善之戍防,乃無邊防之防,至上之治,惟在惠民!”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
最好的邊防就是沒有邊防!
最好的統治就是為民施政!
就差喊出:“天下隻有一個華夏”和“為人民服務”了。
最上麵三份考卷大佬們都給出了優等評定。
再往下看。
其他人也有出彩之處,隻是相比他們三人顯得“平庸”一些。
“三人專業考試如何?”
“回陛下,都是甲等!”
陳延之的專業是農學。
竇建德選的是武備。
石彤學習的則是算術。
對於石彤這個名字。
宇文衍之前就曾聽算術館負責人甄族提過。
稱此生極具算術天賦。
很多深奧算術之道,有著非凡理解。
算術館每年都會籌備一次新算術交流大會。
同時舉辦珠算大賽。
凡有興趣者,不論年紀、出身,均可報名參加。
石彤表現極為出彩。
並且連續兩年拿下珠算大賽頭名。
宇文衍沉吟片刻,望向八位大佬道:
“欽點竇建德為一甲頭名。”
“欽點石彤為一甲第二名。”
“欽點陳延之為一甲第三名。”
隨著皇帝的聲音落下。
首次“科舉考試”狀元郎就此誕生,那就是河北竇建德。
榜眼為陝西五原石彤。
探花是河南汴州陳延之。
“陛下聖明!”
大佬們看好的陳延之落後第三。
不過,皇帝欽點,他們也無異議。
“二甲取五名,三甲取十名。”
“名次和考生由爾等評定。”
“好後馬上填榜,於今日發榜……”
“臣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