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四象營。
原本是宇文衍培養出來自保的嫡係軍事力量。
一直以來,都保持兩萬人的編製。
後來。
抽調五千人組建了火器營。
十餘年間。
四象營已經為皇帝訓練出一批忠誠可靠,軍事素質過硬的軍士。
他們當中的翹楚。
有的通過層層考驗選拔,分彆進入暗影和血殺。
也有一部分進了天眼情報組織。
更多的人被派遣到地方各個軍府擔任教官。
軍府的都尉和果毅都尉也是由其中的優秀者出任。
通過這樣的一番操作。
所有的府兵全都打上了皇帝意誌的烙印。
宇文衍也由此牢牢掌控十二衛,把軍權緊緊握在手裡。
“陛下,臣以為皇家軍事學院甚好!”
“能為朝廷培養出更多的各級傑出將領。”
“我朝軍事由此長盛不衰,四方夷狄無敢不從……”
蕭摩訶聽罷拱手說道。
他也是沒有想到。
自己一個降將,竟然能夠進入朝廷軍事中樞。
一切都是拜當朝天子寬廣胸懷所賜。
飽含對皇帝的感激。
他用實際行動給予無條件支持。
韓擒虎和蕭摩訶心態相差無幾。
對皇帝也是心懷感恩之情。
宇文招,王鷹,李靖就更不用說了。
皇帝信任的嫡係近臣。
“藥師,軍機處在你還朝前已經著手推演高句麗戰事。”
“儘可能細化,將更多的可能性考慮進去。”
“有關戰術布置,也可征求下蜀國公,郯國公,郕國公的意見。”
宇文衍喝了一口茶水,看著李靖說道。
“臣謹遵聖命。”
對於高句麗的宿命,李靖一點都不意外。
朝廷出兵百濟。
本就是為了對付高句麗布置的先手。
隻是這個時候。
倭國好死不死,不知天高地厚跳出來。
偌不是他們妄圖重返半島,與百濟結成軍事同盟。
大周天子或許能讓倭國多苟活些日子。
但是倭人自己找死,主動伸上脖子。
宇文衍也不會和他們客氣。
五位軍機大臣就不可避免的高句麗戰事和皇帝進行了深入交流。
蕭摩訶得知十餘年前派遣賀若弼經營遼西時。
皇帝就已經開始布局半島了。
震驚之餘,內心也是欽佩不已。
陛下當真是妖孽啊。
十來歲時就有如此長遠的眼光。
原來,高句麗的命運,在皇帝親政後就已經注定了。
午間。
皇帝留五人於膳食廳一起用膳。
吃到肚飽圓撐,這才返回軍機處衙署。
……
翌日。
興道坊。
大周皇家學院。
整個學院內人聲鼎沸,熱鬨歡騰。
時隔三年。
學院迎來第二批一百名貢士學子。
他們都是參加各道舉行的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
如今。
學院建設已經全部完工。
殿宇樓閣,亭台廊榭錯落有致。
蒼木假山,池塘綠竹。
移植的常青樹鬱鬱蔥蔥,一片青翠。
引來許多鳥兒在此棲息繁殖。
走進其間,仿佛置身於一座生機勃勃的園林。
水泥硬化的地麵,青石板鋪就的小徑。
極具特色的木質路牌明確標識了路徑方向。
整個學院,戒備森嚴。
但卻允許任何人自由出入。
哪怕你是一個流浪漢,也能進學院閒逛一圈。
出具“身份銘牌”,還能進入“文淵閣”借閱、抄錄書籍。
自從朝廷“大索貌閱”,進行全國性人口普查後。
所有神州百姓全都入籍造冊,製作身份銘牌。
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