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日落。
花開花謝。
很快就到了北方冬小麥收獲的五月時節。
收完麥子。
第一時間燒荒、翻地,種下一茬大豆。
在華夏百姓辛勤勞作下。
神州大地用其母親般的慈愛反哺千千萬萬的黎民。
……
六月二十日。
晨練後。
宇文衍沐浴更衣,剛剛來到兩儀殿。
墨言笑吟吟近前稟報:
“陛下,戶部尚書蘇大人來了。”
“宣!”
蘇威很快隨墨言來到茶室。
笑容可掬地向皇帝行禮:
“臣參見陛下!”
“無畏,看你這滿麵春風的,是又當爹了?還是納小妾了?”
宇文衍抬眸見狀,頓時拿他打趣起來。
“哈哈,陛下折煞臣也!”
“老胳膊老腿,撲騰不動嘍……”
蘇威時下五十有七。
就算麵對嬌滴滴的小娘子。
也確實不能像二十六歲的宇文衍這般龍精虎猛了。
蘇威一臉輕鬆。
笑著在皇帝對麵坐了下來。
接著又說:
“陛下,華夏商行旗下的商貿船隊於月前回港了。”
“這是商業司的彙總……”
蘇威說著,從懷中取出一本冊子雙手呈上。
宇文衍倒了兩杯茶水。
放下茶盅接了過去。
前幾年。
依照皇帝的意思,對商貿船隊進行了融合。
華夏商行旗下保持十個船隊的規模。
增加小型商貿寶船的同時,減少其他海船的數量。
如今。
每支商貿船隊從最開始的五艘小型寶船增加到了十艘。
其他海船暫時還保留二十艘。
小型寶船船體更大。
承載量是一般海船的數倍不止,遠洋航行安全性也更高。
廣州,泉州兩處海貿港各有兩支商貿船隊。
揚州,登州港各有三支船隊。
其中兩支船隊。
在九、十月間,向南航行,前往南洋貿易。
另外一支船隊。
每年開春後,前往北麵廟街軍鎮。
登州港的這支船隊。
沿途經過遼東半島的卑沙城,鴨綠江口的烏古城。
沿著半島真番郡西海岸航行,到達釜山港。
而後沿著漢海北岸行駛,抵達海參崴港口。
經吉林庫頁海峽向北航行,溯黑龍江而上,最終停靠廟街軍鎮。
揚州北上的船隊。
則是橫跨黃海,經耽羅洲島,到釜山。
隨後經對馬海峽到達倭奴道。
沿漢海南岸向東航行,分彆前往漢至平原和星漢平原所在的港口。
在北海道島港停靠後,沿庫而島東海岸一直向北航行。
最後到達黑龍江入海口,逆流而上百餘裡,抵達廟街。
除開這兩支船隊。
登州,揚州港還留了兩支船隊用於運輸中土和倭奴道的移民。
故而。
去年秋,華夏商行下南洋的船隊就是六支。
據商業司統計。
六支商貿船隊,純利潤達到三百六十萬貫。
平均每支船隊淨利六十萬。
最令宇文衍欣喜的是。
本次出海貿易,大周鑄的金、銀幣在南洋和中南半島諸國一炮而紅。
製作精美,攜帶便利的金銀幣為眾多商賈及貴族所接受。
為了推廣金銀幣。
一開始,華夏商貿做出要求。
想獲得大周商品,必須用金、銀幣交易。
各國商賈隻好用手上的特產,或是金銀錠先行換取。
再用金銀幣購買華夏商行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