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河當地土語稱——“剛果河”。
河流呈東北至西南走向。
受赤道雨林氣候的影響,降雨豐沛,水量驚人。
乾流經過一個巨大的扇形盆地。
四周所有支流向中央窪地彙聚,形成密集水網。
整個盆地麵積超大,相當於十四五個蜀川天府之國。
熱帶雨林中不乏黑檀木、紅木、烏木、花梨木等名貴木材。
土壤以磚紅壤、紅壤為主。
雖說不如東北的黑土那麼肥沃,但也適合農耕。
若是放在種地祖師爺華夏百姓手裡,能給它種出“花”來。
船隊靠岸休整。
派出十數支探險隊深入盆地進行查探、測繪、立碑。
將盆地命名“天府盆地”,大河則為“天府河”。
船隊在此停留數月。
在小鋼炮,震天雷,燧發槍,神臂弓等武器的震懾下。
加上船隊一行以中原好物兌換金砂。
方圓數百裡內,成百上千的土著部落選擇臣服天朝。
劉焯和宇文術對部落酋長進行了冊封、賜印。
並對“天府盆地”和“天府河”進行大量的測繪,立碑命名,宣示主權。
“陛下,那可真是個好地方啊。”
“地勢平坦,氣候溫熱,雨水豐沛,絕佳的農業之地。”
“一旦開發出來,不會比中南半島上的三大糧倉差。”
劉焯說話間,眸眼間滿是亮光。
所有人都沒想到。
遠離中原萬裡外南西洲,竟然有這麼大一塊天府之國存在。
對於華夏百姓來說,比黃金還要珍貴。
關中平原,成都平原,河洛平原,江漢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
神州大地上的這些農耕天選之地。
華夏百姓在悠久的曆史長河中,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文明璀璨的時代。
書寫了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曆史風華。
“皇兄,地絕對是好地,就是離中土太遠了。”
宇文術不無遺憾地說道。
“遠些不是問題,待蒸汽船問世,往來之事將迎刃而解。”
“我華夏百姓有數百上千年的時間慢慢去開發……”
宇文衍擺擺手。
對於南西洲這塊近乎原始的大陸。
他認為華夏民族有必要,也有責任將其開發利用起來。
且不論能不能長久歸於華夏版圖。
但一定要把華夏文明的火種播灑到那裡去。
移民就是開疆拓土的最佳手段。
數十萬人放在神州大地,也就一郡人口。
在穩固的社會關係下。
也就做到安居樂業,很難有更大的作為。
但是將他們移民至南西洲的話,絕對能夠開創出一番偉大基業來。
“在那裡設‘天府郡’,正式納入華夏版圖。”
“士元,航海司組建第二遠航艦隊,率眾五千前往常駐。”
“臣遵命!”
劉焯笑容滿麵的應答。
這種“艦隊在手,天下我有”的開疆拓土,簡直不要太爽。
……
船隊離開天府河口後,繼續向北航行。
天文地理館同樣留下一個小隊,建天文台,進行星象觀測。
船隊沿著海岸線近海一路北上。
十數天後。
進入一個巨大的海灣幾內亞灣),船員將其命名——“北航灣”。
在海灣東南角。
船隊靠岸登陸,停留半個月。
補充淡水,狩獵,找尋土著部落。
同時,天文地理館的人員進行了精度測量。
大概確定了0度緯線,也就是赤道從陸地入海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