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殿內。
氣氛熱烈,歡聲笑語。
一趟環球航行,將華夏民族精英階層的眼光拓寬了十倍不止。
宇文衍心裡很清楚。
他要將華夏文明傳遍天下,布及五湖四海。
必須得到精英階層的支持,才有可能成為現實。
獲得他們的支持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利益,令他們眼紅的利益。
宇文衍已經把大餅拋出,而且是能聞到香味的那種。
接下來。
隻要堅定不移地實行大航海,展示天朝聖威。
不斷地拿地,拿地,拿地。
以海上貿易的方式輸出商品,輸出貨幣,輸出文化。
再者就是移民。
朝廷堅持長期性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大量移民。
隻要把中原人口散布出去,那就是一簇簇文明的火種。
憑借華夏百姓的聰明才智。
以及勤奮肯乾,吃苦耐勞,搏天鬥地的偉大精神。
每一處火種都將熊熊燃起,迸發華夏文明之光,開創璀璨的海外基業。
“陛下,南西洲都設道了。”
“東洲之地,有我殷墟族人後裔,可謂名正言順……”
一直沒有說話的刑部尚書宇文椿凝望《天下坤輿全圖》,開口道。
這是預想中的事。
大佬們全都附議,恨不得舉雙手雙腳讚成。
特彆是聽到土豆和紅薯兩種高產作物時,更加堅定華夏一定要拿下的決心。
當下。
土豆和紅薯的產量肯定不能和後世改良品種比,動輒數千斤。
不過,經過殷墟商人後裔上千年的選種培育。
畝產五六百斤還是有的。
宇文衍看重的是這兩種作物對環境的極強適應能力。
特彆是土豆。
哪怕在亂石堆之間的土地,也能結出果實來。
“既然是遲早之事,那便納入版圖好了!”
“於東洲設東勝神洲北道和東勝神洲南道。”
“待航海司遠洋艦隊組建完成,每年進行一次環球航行。”
宇文衍說完,內心也有幾分激動。
雖然這還隻是名義上的納入版圖。
不過。
等到中原移民落地生根後,實際統轄就能成為現實。
“哈哈,太好了!”
“陛下,這《天下坤輿全圖》又得重新繪製了。”
“士元,郢王,航海司但有需要,儘管開口,我等鼎力協助。”
“可惜路途遙遠,我這把老骨頭經不起折騰了。”
“否則,真想來一次環球航行,看看碧海濤天,領略下海外風光。”
……
皇帝金口玉言。
將數萬裡之遙的兩塊大陸納入華夏版圖。
諸位大佬倍感與有榮焉,你一言我一語地談笑起來。
大家感覺像是做夢一般。
以往,說起塞北,嶺南,南中,敦煌等地。
就覺得已是遠在天邊。
隨著“陸、海絲綢之路”的日益繁盛,以及大周天子大力開疆拓土。
華夏百姓的眼光被極大的拓展。
北至突厥王庭、瀚海,東北廟街軍鎮。
東到倭奴道,南抵南瞻部洲所在的土澳大陸。
西達波斯,拂菻國,西南有天竺,獅子國。
這些地方的人和事,經常性出現在大周邸報上。
已經成了華夏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若是誰有認識的人去過。
說話都能硬氣幾分,覺得是件很驕傲的事情。
當天下四夷還處於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爭權奪利時。
華夏天子,大周皇帝宇文衍將神州百姓的眼界提高至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