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
軍營裡的將軍們看到木匣中血淋淋的人頭,以及高元親筆書寫的降書。
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誰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局。
賀若弼將乙支文德拉來驗明高陽成正身。
這老小子一見匣內死不瞑目的頭顱,當即高呼一聲“王上”便昏死過去。
等到被冷水潑醒。
又抱著木匣慟哭流涕,哭得死去活來。
沒想到。
他這高句麗權臣對高陽成的感情還挺深的。
賀若弼看得心煩,揮揮手讓侍衛將其押下去。
“看不清楚形勢的老古董,死了活該!”
“你們的好日子已經成為曆史嘍,如今是華夏天子主宰一切的時代。”
“小國就得有小國的覺悟。”
“兩麵三刀,口服心不服,讓你活到現在已是便宜你了……”
眾將紛紛開口,言語中充滿了高傲與不屑。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有千古一帝之姿的天子作後盾,由不得這些將軍們心高氣傲!
自古以來。
小國的生存之道都是成為大國附庸,才有幾分保全的可能。
高句麗這個盤踞東北數百年。
趁著中原亂世,學習借鑒華夏文化猥瑣發展起來的地方勢力。
心生了本不該有的野心和妄想。
他們勾結突厥,暗通北齊殘餘勢力。
想要將高句麗的勢力延伸至遼西,進而覬覦幽州之地。
然而。
這樣的美夢被大周天子宇文衍的幾個大逼兜給打醒了。
先是大力支持幽州總管陰壽率兵北上遼西。
痛擊偽齊高寶寧殘餘勢力。
一舉粉碎了三方意圖瓜分遼西的陰謀。
隨後。
朝廷設營州,任命賀若弼為總管,經營遼西。
直接斬斷了高句麗和突厥彼此勾結,圖謀不軌的通道。
打死他們也想不到。
中原王朝竟然能在東北黑土地上成功種植水稻。
從此站穩腳跟。
並在隨後的幾年裡,興兵東征,收複遼東。
將高句麗趕到鴨綠江以南,龜縮於朝鮮半島北部。
如今。
這個傳續了639年,在東北地區不可一世的地方勢力即將走向滅亡。
周軍接受高句麗的無條件投降。
當日午時。
緊閉了兩個多月的平壤城南門在一陣吱呀聲中緩緩推開。
城外響起一陣威嚴又振奮的戰鼓聲。
高元率領文武百官,以及一眾王室成員出城。
於受降台前黑壓壓跪了一片。
高元親自宣讀降書。
獻輿圖和人口名冊,以示臣服。
並且,將象征高句麗王權的大印拱手相呈。
受降台上。
由大周王爺秦王宇文贄接過王印,接受高元的投降。
高句麗就此宣告除國,退出曆史舞台。
另外三麵城門被打開。
圍城的大周軍隊魚貫而入,迅速接管平壤城,
將大周龍旗插上了城頭。
秦王宇文贄率領一眾將領進入高句麗王宮。
清點圖冊,查封府庫,安撫城內百姓。
秦王宣布恢複樂浪郡和臨屯郡。
至此。
“漢四郡”中的玄菟、真番、樂浪、臨屯四地重歸華夏。
……
戰爭結束。
首次執行“空襲”任務的熱氣球大放異彩。
三軍將士驚為天人,軍心大振。
當火器營統領劉仁恩告之,飛天所用油汽還有剩餘時。
宇文贄,宇文兌,楊素,賀若弼,周羅睺五人興奮得跳了起來。
李靖,李淵,秦瓊他們已經體驗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