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國之間。
做老好人大多沒有好回報,往往都是養成白眼狼。
李唐和親以安。
待到追隨李二的一幫功勳將領逐一離世。
朝中再也沒有了可以率兵抵抗吐蕃軍隊的戰將。
從此。
李唐麵對吐蕃,開始了一百多年的屈辱關係。
在與吐蕃的戰爭中,輸多贏少。
甚至。
連京城長安都被攻陷過兩次,何其悲催!
“看來這小子感恩歸感恩,卻是不想歸附朝廷啊。”
有關囊日論讚眼疾之事,孫思邈給宇文衍奏報過。
他之所以出手救治。
就是希望對大周頗具敵意的雅隆部能夠早日認清現實。
不要做無謂的對抗,乖乖歸附。
要是能夠避免戰爭,大周將士也能減少傷亡。
“陛下,這貨也就是不到黃河不死心。”
“若是沒有您經營邏些河穀,設立道縣這招先手。”
“這個雅隆部還真有可能把象雄、蘇毗二部,以及其他一眾小部落給收拾了。”
“如今,二部納土歸朝,朝廷駐兵數萬,凡人道如日中天。”
“雅隆部就算舉全族之力豪賭,也翻不了天了。”
宇文盛對於囊日論讚還想“搏一把”的心思頗為不爽。
要不是皇帝說讓其往南邊去探探路。
他都準備向山南用兵了。
“如何?”
“泥婆羅抵擋住雅隆部的進攻了麼?”
此前。
泥婆羅派遣使者來到長安,希望大周能夠在北方牽製雅隆部。
從而減輕囊日論讚給其國帶來的軍事壓力。
皇帝對於此事未置可否。
隻是讓鴻臚寺轉告使者,稱朝廷會關注雅隆部一切動向。
“回陛下,當下雅隆部還隻是試探性進攻。”
“據臣打探的情報所知,囊日論讚正在接觸中天竺的戒日王。”
“希望對方出兵北上,南北夾擊泥婆羅。”
“作為回報,滅掉泥婆羅後,雅隆部隻要土地,所有財物儘歸戒日王。”
“而且,事成之後。”
“囊日論讚還承諾出兵兩萬幫助中天竺統一東南西北四部。”
“咦,這小子還懂得借勢,有點魄力和眼光!”
宇文衍聽到竟然與恒河沿岸的天竺扯上關係了,頓時來了幾分興趣。
這時的泥婆羅國泥泊爾),可比後世強多了。
恒河中遊以北絕大多數區域都是他們的地盤。
被恒河沿岸的國家、城邦、部落視為北方的大威脅。
曆史上。
647年,被三十個國家、城邦共尊為主的戒日王意外掉入恒河給淹死了。
中天竺權臣“阿羅那順”趁機篡位,自立為王。
正好李世民任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三十人出使天竺。
阿羅那順以為中原王朝要乾涉中天竺內政。
又眼饞其他邦國進獻給大唐的大量財物。
腦子一熱,直接出兵把使團給劫了。
除了王玄策和蔣師仁被俘,另外三十人全部被殺,攜帶財物被奪。
接下來的情節。
就是猛人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好戲了。
兩人找機會逃出生天。
當即北上。
從吐蕃得兵1200人,又向泥婆羅借調騎兵7000人。
王玄策自為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大軍一路南下。
先取北天竺,大敗阿羅那順。
再滅中天竺。
阿羅那順逃往東天竺,求得援軍再戰。
王玄策整頓兵馬,一鼓作氣,就要滅了東天竺。
國王“屍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備下厚禮,謝罪求放過。
這才免去滅國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