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文婉拒了大使館的車輛安排,而是帶著著一名向導,乘坐布拉格的有軌電車,穿梭在這座城市之中。
下車後,漫步在經過曆歲月洗禮的大橋上,穿梭於古老而獨特的巷道間,李立文感受到這座城市文明與野性,它們在這片飽含故事的天空下交相輝映。
嗯,隨處可見的真大真白。
東歐人確實比較野。
在整個布拉格,最讓人震撼的就是,他保留了從十一世紀到十八世紀,不同風格的建築,隨處可見的羅馬式的教堂和地下室,哥特式的教堂,巴洛克式的宮殿和花園,新藝術風格建築和獨特的立體派建築,他們聚在一起,傲然的炫耀著歐洲千百年前的藝術造詣。
街道兩旁的咖啡館散發著濃鬱的咖啡香,與遠處的教堂鐘聲交織成一首和諧的交響樂。
李立文停下腳步,駐足在一家小巧而精致的咖啡館前,點了一杯當地的特色咖啡,坐在窗邊,靜靜欣賞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咖啡的香氣混合著布拉格的清新空氣,讓李立文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寧靜。
他閉上眼睛,仿佛能聽到這座城市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
那些古老的建築、悠揚的鐘聲、甚至是街頭藝人的歌聲,都變成了他心中最美的旋律。
“裝飾著歌德式教堂,誰誰誰彈一段”
“一段流浪憂傷,順著琴聲方向看見”
“薔薇依附十八世紀的油畫上”
李立文睜開眼,一眼就看到遠處的聖尼古拉大教堂,整個歐洲最漂亮的巴洛克建築之一,巨大的穹頂和高聳的鐘樓使得教堂非常醒目。
據說這座教堂曾是莫紮特練琴的地方。
夜晚,逛了一天後的李立文回到酒店,整理了一天的收獲,然後將其發到了自己的微博上麵:
“你好,布拉格。你好,卡夫卡。”
“【圖1】”“【圖2】”“【圖3】”
“【圖4】”“【圖5】”“【圖6】”
“【圖7】”“【圖8】”“【圖9】”
微博剛發出去幾秒,就多了十幾條評論。
“咦,文哥這是去了布拉格?”
“算算時間,是不是去布拉格領獎啊。”
“啊啊啊啊啊!我現在就在布拉格,文哥,求偶遇!”
“領了獎後能讓兄弟摸摸你的獎杯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