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寫《哈利波特》的時候,就知道這本書肯定會火。”李立文嗑著瓜子,笑著對直播間的人說道。
“彆問為什麼,問就是直覺!”
“我知道大家買不到書比較急,但是請大家先不要急。”
“印刷廠的師傅們已經在非常努力的加印了。最多三天,新的一批書就會發往各大書店,請大家沉住氣。”
“我這?”
“我這書也不多啊。”李立文想了一下後說道:“這樣吧,大家等一會兒,我給公司打個電話。”
說完,李立文起身,走到一邊打電話。
過了一會,他重新回到直播間:“我剛剛與公司進行了溝通,目前庫存中尚餘一些書籍,數量有限,大約一千本左右。接下來,我打算從我們的彈幕中隨機抽取一千名幸運觀眾,將這剩下的1000本書送給大家,也算是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吧。”
……
8月26日。
《魯省日報》:熱烈慶祝我省著名作家李立文先生新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大賣!
《申城日報》:瘋了!李立文新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全球銷量已突破400萬冊。
《人文娛》:著名作家李立文先生的最新力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一經上市便引發搶購狂潮,省內各大書店紛紛告罄!
與此同時,和《哈利波特》有關的話題,有4條衝上熱搜。
缺貨(爆)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爆)
大難不死的男孩
李立文!
“從來沒有想到,我一個三十多歲的大男人,會對幾個毛頭小子的冒險感興趣。”
“感謝李立文,讓我進入一個神奇而又美妙的世界。”
“這是李立文第二次涉及兒童文學,但是同《小王子》一樣,《哈利波特》是一本適合全年齡段閱讀的書。雖然它可能不會像《小王子》一樣帶來深深地思考,但是你在閱讀這本書時,絕對會感到不虛此行。”
“請問哪裡還能買到書嗎?孩子已經在家吵了好幾天了……”
“自從買了這本書後,來找我兒子玩的小朋友都多了。”
“天才之作!”
“我本來從不看童話,看過此書之後無法自拔。”
“想象並不出奇,但溫暖和善意足為動人。感謝李立文帶來的精彩故事!”
……
2016年8月28日,著名的兒童學家陳麗芳教授在文章中這麼說道:
前段時間,我的兒子突然迷上了看風景,每天起床後,都會站在窗戶邊,好像在焦急的等待著什麼,等等了許久後,又默默地歎了口氣。
一開始,我以為他在等待他的小夥伴們,但經過幾天的觀察,我發現即便有朋友來訪,他也不再像以往那樣興奮地出門玩耍,而是選擇留在窗邊繼續他的等待。
終於,我按耐不住了,走上前去輕輕地抱住他:“寶貝兒,你天天站在窗戶邊,等什麼呢?”
兒子在我懷裡抬起頭,認真的看了我一眼,然後低下頭想了半天,悄悄的對我說道:“媽媽,你知道什麼是魔法嗎?”
我搖了搖頭,滿是疑惑,兒子看到我的動作後,非常沮喪的低下了頭:“原來我是個麻瓜。”
魔法?
什麼魔法?
通過詢問,我才知道,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一本最近非常大火的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我開始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究竟是什麼樣的魔力,能讓一個活潑好動的十二歲孩子,如此渴望地守候在家中,等待一封永遠不會到來的信。
於是,我決定將這本書買回家,好好地看看它。
但是沒想到這本書太火了,我在連續跑了四五家書店後,都沒有買到這本書。
不過幸運的是,我的一位好友告訴我她有這本書,並願意借給我。
拿到書後,我開始瘋狂閱讀,把《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看完了。
在閱讀之前,我未曾料到這本書的魅力如此之大。而讀完之後,我必須承認,這確實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魔法,其實就是想象力和願望。
書中不僅有引人入勝的故事,還深刻描繪了友誼、勇氣和愛。生活常常充滿瑣碎和挑戰,而文學則是超越現實的藝術。
魔法,有時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願望的象征,誰又能放棄對夢想的追求呢?
小說的主人公名叫哈利·波特,一個大難不死的十歲孤兒,自幼被姨媽收養,生活在一個並不友好的家庭中。儘管佩妮姨媽收留了他,但哈利的處境依舊艱難。
幸運的是,魔法將會給他帶來幸福。
作者李立文創造了一個既熟悉又神奇的魔法世界,稀奇古怪的魔法咒語,光怪陸離的故事情節,天馬行空的霍格沃茨,給想象力貧瘠的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除了主角,書中的其他人物,同樣是魅力十足。無論是霍格沃茨的老校長鄧布利多,還是鐵三角赫敏·格蘭傑,還是羅恩韋斯萊,而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過於哈利的母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