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縣城這邊口音都差不多這樣的,往東一點,過了靜河,口音更婉轉一點,往南也是,不過靠近海邊的地方,拐彎多但是兒化音不多;往北,就不是嘍,是艮的,一點兒化音都沒有、還不拐彎。”
老大爺樂嗬嗬的解釋著靜西周邊的口音,還不忘觀察著錢奕深。
“是啊?我是第一次來縣城,看著哪裡都新鮮。”
錢奕深的話,不算假的,即使幾年前,來過也是匆匆一瞥而已。
“你才這個小歲數,平時都在家種地不出來?”
花白頭發大爺斜著看錢奕深。
錢奕深正拿著報紙看上麵的內容。
一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正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社會主義中國興起。
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戰鬥號召下,億萬工農群眾,廣大革命乾部和革命的知識分子,以毛澤東思想為武器,橫掃盤踞在思想文化陣地上的大量牛鬼蛇神。
其勢如暴風驟雨,迅速異常,打碎了多少年來剝削階級強加在他們身上的精神枷鎖,把所謂資產階級的“專家”、“學者”、“權威”、“祖師爺”打得落花流水,使他們威風掃地。
無產階級文化革命,是要徹底破除幾千年來一切剝削階級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創造和形成嶄新的無產階級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這是人類曆史上空前未有的移風易俗的偉大事業。
在人民生活中清除舊社會的惡習,是需要時間的。但是,解放以來的經驗證明,如果充分發動了群眾,走群眾路線,使移風易俗成為真正廣大的群眾運動,那麼,見效就可能快起來。
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是為少數新剝削階級服務的,它隻能由少數人參加。無產階級的文化革命,是為廣大勞動人民服務的,和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人民日報》社論
(本段內容摘自網絡)
“大爺,學校放假了,你也要值班?”錢奕深看了一下報紙,再抬頭跟大爺聊天,手裡開始扇著報紙。
“學校也沒說放假,反正學生都走了,有的回家了,也有的加入紅衛兵了,有人在縣裡活動,有不少人去了北京了。老師們有的被抓了,也有被批了;反正不被批的也不敢來學校了。”
花白頭發的男人,似乎終於找到了說話的人,滔滔不絕的說著近況。
“哦,是這樣啊,我看這個《人民日報》上寫的,是又要革命了呢!”
錢奕深指指剛才看到的社論。
“啊?你認字啊?”
老大爺有點驚訝。
錢奕深有些悶悶的,‘自己像不識字的嗎?’雖然上學不多,可後來當兵的時候,不打仗的時候,是要讀書的。
“大爺,我認字,上過學。”唯恐被看輕的錢奕深,趕緊解釋。
“哦,那不錯,我認字不太多,不過平時的字大多認識,也會寫!不過太複雜的報紙看不全。”
老大爺難道是怕被‘檢舉’?還解釋?
“哦,那就不錯了,我家裡的叔叔大爺好多人一個字都不認識呢。”
錢奕深說的有些嚴重的,不過確實有不認字的。
說完了,他又趁機看看報紙的其他內容。
喜歡夜話之故人舊事請大家收藏:夜話之故人舊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