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以去山上砍幾棵樹不?”
總有聰明人,即使同一家族,也是各有不同。
錢奕銘搖搖頭,表示不同意。
“先把房艙子整理出來,到時候各家統計一下,缺的,統一安排去山上砍。”
這個沒經商量,錢奕銘就順嘴說了,事實上,其他人也說不出啥來。
第一,畢竟上麵的領導也不知道山上有多少樹和大小,回頭補種上小樹就可以了;第二,統一數量後,村裡拆兌拆兌,總不能有人缺了砍,不缺的難道就看著?
當家做主,最忌諱的是一碗水端不平!
哪怕實際上是真的不平,也不能太過不是?
索性,按人頭或按戶分幾棵樹,既有柴火了,也有椽子檁子了,至於過梁,那真不能家家戶戶分到,哪怕是一根!
眾人一聽,也顧不上悲傷,各回各家,繼續在廢墟裡尋找能用的東西了,畢竟,房子倒了,東西能用的,還得用,萬一山上砍的不夠用,得去買。
買,就得花錢,錢,從哪裡來?
村裡的人,幾乎都是年年乾,有的家甚至乾一年活計後,還倒欠隊裡工分呢!
錢家溝的幾個乾部和小組長,第一時間又開了會,討論如何分樹、如何蓋房、怎麼排序等問題。
“堂哥,聽公社的領導說,這次地動受災麵積不小,國家肯定有救濟,到時候咱們房子蓋起來了,人家不給咋辦?”
錢奕泰年紀還是小。
“那我問你,要是給的救濟不夠分咋辦?”
錢奕泰低著頭撓撓腦袋:是這個理!
“你彆看現在是夏天啊,熱的呼啦的受不了,轉眼就到秋天,一則咱們得收秋,二則得蓋房,啥不需要人?不需要時間?難道咱們都等著不知道啥時候能到的救濟?”
“秋天一過,北風一吹,就冷了,難道讓村裡的人都凍著?”
錢奕銘有時候想,這是腦筋真簡單啊。
“也是啊,咱們村這麼多戶,現在還不能脫坯,隻能先把能用的東西整理出來,看看缺啥少啥,一點點準備,等雨水少了,脫坯就得蓋了,對了,高粱秸子穀秸子能用的不多啊。”
有歲數大的人,想的就多。
“要不要弄點石頭?都用土坯,不結實!”跟著去公社的人,提出建議。
“咋想的?”
“我們路上就看到有石頭牆沒倒、立著的。”彆的人也點頭。
“我在南方的時候,他們那邊很多是木樓,二層的那種!”錢奕泰看看錢奕深,倆人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