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曾樹並未前往磚瓦廠。反正磚窯點火之後,後續的那些工作曾樹自知也插不上手幫不上忙,倒不如安心等待開窯的時候再過去查看。
於是,曾樹帶著如同跟屁蟲一般的棒槌哥來到了木工加工作坊。
此時,長老會給木工作坊下達了新的水車生產任務,整個木工作坊、打鐵作坊以及建築隊都忙得不可開交,仿佛腳都不沾地了。
曾樹見此情形,便沒有去打擾木工管事,而是轉頭去找了木輸的兒子,也就是武器研究組的組長木追。
曾樹將幾天前精心繪製的羊皮圖紙遞給了木追:“木追,看看這個,試著做出來。”
木追趕忙接過羊皮,認真地端詳起來,滿臉疑惑地問道:“酋長,這是什麼新奇玩意?我從來都沒見過啊!”
曾樹笑了笑,自信地說道:“我發明的東西哪樣是你之前見過的。
這叫獨輪車,也被稱作雞公車。是專門用來運輸物品的,用它可比人單純肩扛手提要輕便太多啦。”
木追皺著眉頭,繼續追問:“酋長,那這東西的原理是什麼呀?”
曾樹耐心地解釋道:“你看啊,這獨輪車主要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咱們把負載的抗力點儘量靠近支點,也就是這個車輪,這樣就能極大地提高運作效率。
而且,通過這樣的設計,能把負載合理地分擔在車和操作者身上。
你想想,輪子與地麵的摩擦力非常小,在咱們部落那些崎嶇的道路上,它的優勢可就明顯了。”
木追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問道:“可是酋長,這平衡要怎麼掌控呢?感覺一個輪子很容易側翻啊。”
曾樹拍了拍木追的肩膀,說道:“這個問題我也考慮到了。咱們可以通過調整車身的結構和重心來保持平衡。
再在獨輪車前增加兩個柱子,以在停頓的時候可以支在地麵是保持穩定。
而且,在使用的時候,操作者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力量。隻要多加練習,就能夠熟練駕馭。”
木追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酋長,您的這個想法簡直太絕妙了!倘若真的能夠造出這獨輪車,咱們部落的運輸可就要便捷太多啦!”
曾樹滿懷期待地說道:“那是自然,尤其是當下部落裡投入生產的工坊數量眾多,平日裡搬運的任務極為繁重。所以接下來就仰仗你們精心鑽研,將這獨輪車成功製造出來。”
木追神情鄭重地回應道:“酋長請放心,我們必定會全力以赴!”
曾樹交代完任務,便轉身前往識字班。這些小家夥已經有幾日未見,估計又鬨得無法無天了。
至於獨輪車,既然是專業之事,那就交給專業之人去處理,曾樹也就不再去瞎摻和添亂了。
木追領了任務後,便馬不停蹄地召集了工坊裡最有經驗的工匠們。
他將曾樹的設計圖紙鋪在工作台上,大家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製作方案。
“這車輪得足夠結實,不然承受不住重物。”一位老工匠說道。
“車架要用硬木,才能耐用。”另一位工匠補充道。
木追認真地聽著大家的建議,心中漸漸有了清晰的思路。
說乾就乾,工匠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挑選合適的木材,有的開始打造車輪,還有的精心製作車架。
打造車輪著實是一項精細至極的活計。為了有效降低加工的難度,曾樹所設計的車輪乃是無輻條的輇。而且車輪高於車盤,將車盤清晰地分成了左右兩邊。
工匠們首先需要把木材精準地切割成圓形,隨後再不厭其煩地一點點精心打磨,直至其光滑無比。
負責車架的工匠們則充分憑借自身精湛絕倫的手藝,把木頭巧妙地拚接得嚴絲合縫,毫無破綻。
在整個製作的進程當中,他們著實遭遇了諸多難題。這主要是因為曾樹繪製的不過是大致的示意圖,壓根沒有標注具體的尺寸。
像是車輪安裝的具體位置,車輪的尺寸以及和車架的比例究竟如何協調,才能夠切實保證獨輪車的穩定性和平衡性,這些關鍵問題都沒有明確答案。
倒並非是曾樹故意不標注清楚,而是他僅僅見過實物,知曉大致的原理罷了,卻從未親手製作過,對於具體的尺寸和比例,曾樹自己也是一無所知。
所以,隻能依靠木追帶領著大家不斷地進行嘗試、調整,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卻又一次又一次毫不氣餒地重新開始。
五六個人不辭辛勞地忙活了整整一天,第一輛獨輪車的雛形才終於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眾人的麵前。
然而,在進行測試的時候,卻驚覺車輪轉動起來極為滯澀,不夠靈活自如,車架更是搖搖晃晃,顯得極不穩固。
“不行,必須得重新加以改進!”木追斬釘截鐵地說道,沒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氣餒與沮喪。
接下來,他們針對各個部件展開了極為細致入微的優化處理和改進工作。
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可避免地消耗浪費了數量不少的木料。曆經種種艱難險阻,終於,一輛嶄新亮麗、堅固異常且實用性極強的獨輪車成功地出現在眾人麵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