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完牛黃馴牛,幾人緩緩順著河堤向上遊信步走去。隻見河邊那用來灌溉農田的水車此刻已然停止了運轉,水田裡的水也早已排乾,顯然,馬上就要開始收獲夏糧了。
老酋長滿含欣慰地輕撫著路邊一片金黃的水稻,感慨萬千地說道:“又是一個豐收年呐。
有了神牛部落的加入和他們給予的技術指導,下半年各鎮的晚稻產量應該還能增加不少!咱們的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
阿樹看著水田裡那些不太飽滿的穀粒,心中暗暗歎息。
他在心中默默想道:你們是沒見過後世我們袁爺爺搞的雜交水稻,那才叫真正的高產呢!
可惜雜交水稻技術阿樹並不會,無法將其複刻出來。
要提高產量的另一個辦法是選育優種,這項工作神牛部落一直在做,他們祖祖輩輩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
阿樹作為一個外行,也沒敢參與進去瞎指揮。
隻是找了個機會和牛黃簡單交流了一下雜交水稻的創意,至於牛黃他們能搞出什麼成果那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畢竟那是袁爺爺畢生的心血結晶,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複製成功的。
但阿樹心中仍抱有一絲希望,或許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能綻放出不一樣的農業奇跡。
說起提高產量,阿樹的腦海中又浮現出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於是,他滿懷期待地問道:“阿根叔,我們種田的時候會施肥嗎?”
阿根叔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當然要施肥,不施肥哪能有這麼好的產量呢!這可是我們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經驗。”
阿樹緊接著追問:“施的都有什麼肥呢?”
阿根叔耐心地解釋道:“主要是堆肥和人畜糞便漚肥。這可是有講究的。
先說這堆肥,得把農作物秸稈、枯枝落葉、雜草這些東西混合在一起,然後把這些和人畜糞便一起堆起來。
讓它們自然發酵腐熟,這需要些時間呢。
經過這樣的處理,堆肥裡就有了豐富的肥力,用在咱這田裡,能把土壤變得更好,肥力也能大大提高。
再說說這人畜糞便漚肥。
糞便不能直接就用,得找個合適的時候,把人畜糞便收集起來。
像咱在春秋農閒的時候,就可以發動族人去山上割草、收集樹葉,然後把這些和人畜糞便一起埋到沼澤的淤泥裡漚著。
等要用的時候,再把這帶著漚好肥的淤泥一起挖出來。
這樣處理過的人畜糞便漚肥,效果那是相當好,能讓咱的糧食長得更旺。
咱可得把這些技術好好用起來,為咱部落帶來更多的豐收啊。”
阿樹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看來還是肥力不夠啊!
我在育種和種植技術上幫不上忙,隻能在肥料上想想辦法了!”
阿樹暗暗想著,他決心要為提高糧食產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時,幾人已然走到了作坊區。作坊區的河堤邊,一排水車高高矗立著,那場麵蔚為壯觀。
水車在奔騰不息的河水衝擊之下,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緩緩地轉動著。
水車產生的動力,通過那長長的連杆,源源不斷地傳導進工坊裡麵,進而驅動著各式各樣的設備。
在這些設備當中,數量最多的要數打鐵作坊和鑄造作坊的水力鼓風機。
那鼓風機在水力的驅動下,呼呼作響,為作坊內的爐火增添著強勁的風力。
此外,還有水力攪拌機,它辦陶藝作坊將各種原料攪拌得均勻細膩;
水力打磨機,將打鐵作坊生產的武器刀具打磨得光滑如鏡、鋒利無比;
水力破碎機,把堅硬的礦石等材料破碎成合適的大小。
而木追更是極具創造力地給打鐵作坊設計製造了一台水力鍛打機。
這台機器效果非常之好,雖然不能完全取代人力鍛打,但也極大地減輕了鐵匠們的勞動強度,讓他們在勞作之時能夠稍微輕鬆一些。
可惜的是,木工作坊的水力鋸木機最終沒能製造出來。
究其原因,乃是打鐵作坊無法生產出合格的大型圓鋸片。
這著實令人感到遺憾,畢竟若有了水力鋸木機,木工作坊的工作效率定能大大提升。
眾多的動力連杆橫亙在河堤之上,給人們的通行帶來了一定的不便。
而木工作坊考慮得十分周到,為了方便大家的通行,在河堤上建造了一條長長的廊橋。
這廊橋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便利,還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人們行走在廊橋上,可以俯瞰著河水奔騰,聆聽著水車轉動的聲響,感受著作坊區的繁忙與活力。
走過廊橋,舉目遠眺,遠處的上遊便是自來水係統取水點。
在那裡,幾台高大的竹製水車傲然矗立著,水車旁邊的山體上建有一個巨大的蓄水池。
目前,自來水係統還沒有完全建好,但已經開始向部分區域進行試驗性供水了。
隻見那幾台水車仿佛不知疲倦一般,持續不斷地把水輸送到蓄水池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