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訓練騎兵。遼東原本就有兩萬多馬匹,這次又俘虜了三萬馬匹,可以新訓練一萬五千騎兵。
雖然正規的騎兵部隊隻有兩萬五千人,但是有五萬馬匹,賈珠要求所有的遼東軍都必須會騎馬,掌握騎射等基本技能。
將來還可以從大金和韃靼去掠奪馬匹,到時候,遼東就有八萬鐵騎,不說傲視天下,誰與爭鋒,至少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練兵的事情也不需要賈珠操心,賈珠隻需要製定策略,具體的執行自然有人完成。
一萬騎兵就是很好的教練,張世忠、張強和趙武也是不錯的將領。
從0到10很難,但是從10到100,乃至到1000就很簡單了。隻要模式打通了,後麵就是不斷複製、擴張。
除了糧食和軍事,第三就是發展經濟。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是最能體現一個地區生活水平和發展潛力的標誌。
第一產業的農業是當下發展的重點,吃飽肚子才能乾彆的。另外,畜牧、漁獵、砍伐也不能忽視,要充分利用遼東的自然資源。
第二產業的工業是未來幾十年的重點,采礦、冶煉、造船、港口、火器、基建,這些都是賈珠急需的,但是短期內還沒辦法立即實現。
第三產業主要發展商業和教育。
不管是葉赫部還是遼東,都有一些獨特的資源,隻要賣到內地,價值就會大漲。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實現雙贏,這才是商業的價值。
教育不僅僅是培養人才,更有一種教化作用,是推動經濟繁榮和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
義務教育,賈珠暫時還做不到,但是可以多辦幾所學堂,擴大學堂規模,降低教育成本。
一個先生教一個人是教,教五十個人也是教,雖然效果可能不是很好,但五十個人總體發揮的作用,肯定比那一個人要大,這就足夠了。
解決了糧食、經濟和軍事之後,就是科技、文化和政治了。
通常來說,前麵三者發生改變,後麵三者就會自發跟著改變,賈珠隻需要提供助力就行。
工業時代和電力時代的一些基礎知識,賈珠還是有的,比如蒸汽機、紡織機和發電機等。
可能具體的機器構造不知道,但是知道其中原理就行了,這個時代自然就會有人造出相應的工具和機器。
隻要知道磁能生電,離造出發電機就不遠了。當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就會產生電流。
有磁鐵、導線,自己在家就能做,再加個小燈泡,就是小時候常玩的玩具。
知道了這個原理,水力、風力、火力發電機還會遠嗎?隻不過是用不同的方式推動罷了,原理都是一樣的。
其實,核能發電的原理也是一樣的,但關鍵不是發電的原理,而是要搞懂核裂變釋放熱能的原理。
說這些還太早了,需要將來去慢慢實現。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隻能拚命加油乾。
糧食問題都還沒解決,就想到核能發電了,屬實是有點杞人憂天了。
想好了將來遼東的發展規劃,賈珠就叫來張世忠、張強和趙武開始練兵。
而賈珠自己,則帶領著一千騎兵,趕著牛車和馬車,前往赫圖阿拉,去運回高產糧食作物的種子。
喜歡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呼受不了請大家收藏: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呼受不了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