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士俊是一個胖胖的小老頭,看上去五十歲左右,一點都不像一個將軍,也不像是官員,反而有點像是商人。
如果非要拿賈珠認識的人比較的話,和揚州鹽運使歐陽德的氣質有點像。
這樣的人,賈珠想不通,隆正帝為什麼之前會派他當西山大營的主將和遼東的總兵,匪夷所思。
這黃士俊倒是一點架子都沒有,看上去平易近人,賈珠說啥他就聽啥,始終保持著微笑。
這種人,賈珠也看不懂,要麼和外表一樣,要麼完全相反。
賈珠從係統麵板上看到他的好感度是四十多,不高不低,算是普通人的程度吧。
隻要他不搗亂,賈珠也不會故意難為他,還是把政務交給他處理。
練兵已經開始一個月了,四萬將士駐守城池,四萬將士參與訓練。
訓練的四萬將士,廣寧兩萬,遼陽兩萬,張強是廣寧的教官,趙武是遼陽的教官。
訓練和守城的將士半年一個輪換,練完他們需要一年。
然後再在所有的七萬將士中,挑出一萬五千個天賦比較好的人,改成騎兵編製。
練兵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急不得。
回來第一個月,賈珠就搬去了軍營和將士們一起訓練。
賈珠現在訓練已經沒什麼效果了,但是可以和將士們打成一片,增強凝聚力。
而且賈珠的訓練內容,對他們而言就是碾壓,這也是賈珠在軍隊樹立自己威信的方式。
反正到目前為止,賈珠在力量方麵還沒有遇到過和他勢均力敵的人。
像王大牛那種,接近四百公斤力量的人,都是天賦異稟了,這幾年也沒遇到幾個。
賈珠回遼東的時候已經十月中旬,入冬了。
遼東這片區域,隻要到冬天就基本沒什麼戰事發生了。
天氣實在太冷了,路麵也凍上了,行軍和後勤保障都是問題。
當然,這隻是一般情況,冬天的奇襲效果應該是最好的,對方基本沒什麼防禦。
賈珠今年肯定不會主動發起戰爭了,上次戰鬥的戰果都還沒消化呢。
打仗這種事,是非常嚴肅的,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偶爾打一下就行了,哪還能天天打。
十一月底,賈珠去看了一次韃靼俘虜。
經過兩個月的教化,希望他們已經接受了新身份,明年開春就能投入生產活動。
卓禮克、索諾和紮木薩還算老實。
不久前,賈珠得知了敖漢、奈曼和克什克騰三個鄂托克被收編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告訴了他們。
賈珠也認可林丹汗的做法,收編其實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了,沒有任何生活和生產資料,總不能任由他們幾萬人自生自滅吧。
如果不收編,他們最終的歸宿一定是投敵,畢竟投敵還能保留自己部落的編製。
林丹汗此舉可是幫了賈珠一個大忙。
在科爾沁草原上,現在已經沒了敖漢、奈曼和克什克騰,這些部民回去的意願就逐漸煙消雲散了。
甚至卓禮克、索諾和紮木薩三人都真心歸順了賈珠,林丹汗滅了他們的部落,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對賈珠的好感度蹭蹭上漲。
在賈珠麾下,至少他們的部落得以保留,他們也都還是部落的首領,賈珠和遼東將士也沒有苛待他們。
除了賈珠不是蒙古人,沒有黃金家族的血脈,其他都和林丹汗差不多。
雖然賈珠是漢人,但是可以是他們的天可汗,也沒什麼接受不了的。
賈珠幾乎沒花多少力氣,三個鄂托克的人就真心投誠了,隻能說,林丹汗這一波操作賊六,舒服。
近十萬韃靼人,現在居住在一個類似於軍營的建築中,屬於群居,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賈珠在遼陽與沈陽之間,給他們劃分了一塊區域,讓他們建城,叫新察哈爾城。
之所以選擇這裡,因為北上比較方便,等機會合適的時候,可以拿下內喀爾喀部,分配給新察哈爾部放牧。
韃靼人沒啥建城和修建房屋的經驗,賈珠專門安排了漢人為他們設計,韃靼人隻需要提供勞動力,負責修建就行了。
這是為他們自己修建的城池和房屋,雖然是冬天,但他們的乾勁都挺足的。
城池沒有太大的要求,防禦能力一般就行了,主要是要大,至少要容納十萬人。
奢侈和華麗更是不需要了,他們以前都是住帳篷的,現在能住房屋了,還要什麼自行車?
當冬日的寒風如鋒利的刀刃般切割著空氣,大地被皚皚白雪覆蓋,一片銀裝素裹之中,一群韃靼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忙碌著。
有的砍伐樹木,有的平整地麵,有的挑揀石料,在專人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所有的房屋,先都修成一樣的樣式。
規格主要有三種,貴族住石屋、普通百姓住土屋,奴隸住木屋。
從中間往外修,如果沒有時間和精力,城牆和護城河都是不需要的,隻要暫時能住人就行了,以後還可以慢慢完善。
近十萬人,隻有兩萬男性壯勞力,賈珠把他們分成兩組,每天一萬人參與施工,場麵浩大,修建的速度也很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