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
隆正帝道:“父皇,我們真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嗎?兒臣擔心有損我們皇室威嚴。”
太上皇道:“恒兒,當了這麼多年皇帝,你還不明白嗎?你是皇帝,你才有威嚴;如果你不是皇帝了,那威嚴就是個笑話。”
隆正帝道:“兒臣隻是擔心,長此以往,就算賈珠沒有反心,也會慢慢滋生出野心。”
太上皇道:“你還是不懂,榮耀不會滋生反心和野心,隻有實力才會。”
“擁有什麼樣的實力,就會想要謀求與之相匹配的地位。”
“以後無論如何,也不能給賈珠建功立業,增強實力的機會了,否則我們李氏王朝就真的要易主了。”
隆正帝道:“雖然賈珠打了幾次勝仗,但還沒有撼動我們的實力吧?”
太上皇道:“先不說女真人和韃靼人,就隻是八萬遼東軍,你認為我們能擋得住嗎?”
隆正帝道:“遼東軍是我們大乾的士兵,吃的是皇糧,我不信他們全都會跟著賈珠造反。”
太上皇道:“恒兒,你太小覷軍中主將了,尤其是百戰百勝,立下赫赫戰功的主將,他們對軍隊的掌控力超出你的想象。”
“跟著賈珠,他們有可能成為開國功臣,封侯拜相,享幾世榮華,但這些,我們都給不了他們。”
隆正帝問道:“父皇,那我們應該怎麼辦?”
太上皇道:“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我有三條計策:”
“第一,恩寵至極,昭告天下。不僅要施恩,還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演一出君賢臣忠的戲碼。施恩的方式也要講究,多給虛名和榮耀,少給實際的利益。”
“第二,明升暗貶,削弱實力。賈珠的核心在遼東,對於遼東軍中的將領,官位可以越來越高,但是要讓他們離兵權越來越遠。賈珠的幾位主將,就算全都封爵也沒啥大不了,隻要能收回他們的兵權。”
“另外,在遼東可以招募新軍,派我們的人去領兵。同時派賈珠的老兵去攻打大金和韃靼,削弱他們的力量。”
“第三,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不僅要恩寵賈珠,還要恩寵整個賈家,給他們違法犯罪的機會,暗示官員縱容他們,最好能讓百姓怨聲載道,我們最後才能贏得民心。”
“家奴犯法,仗勢欺人,損害的是賈家和賈珠的名聲。”
隆正帝道:“萬一賈珠看出什麼端倪,提前動手怎麼辦?”
太上皇道:“一切都合情合理,這是陽謀,他看出來也沒辦法。”
“皇室賜予的榮譽,他能不要嗎?封賞有功之臣,他能拒絕嗎?縱容賈家親族,他能控製族人和族親的所作所為嗎?就算他能把他們扭送到官府,依法從事,但官府把人放了,百姓又會認為不是賈家仗勢欺人嗎?”
隆正帝道:“謝父皇教誨,兒臣知道了。”
太上皇道:“另外,還有葉赫部和韃靼部落,也要多加注意,就算他們不是賈珠的人,也一定結成了聯盟,攻守同盟,共同進退。”
“我時間也不多了,對付賈家,以後就靠你了。”
隆正帝道:“父皇放心,兒臣一定會好好貫徹父皇的三條計策,爭取早日拿下賈珠。”
太上皇道:“除此之外,我還有兩件事交代給你。一是儘快立儲,安定人心,尤其是在現在這種時候。二是給鋒兒一條生路吧,他好歹也是你的侄子,鈺兒已經去了,給你二哥留個後吧。”
“你不用擔心,我走之後你的母後會找你的麻煩,她會先我一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