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秘密,想藏是藏不住的,隻有實力才是硬道理。
以賈珠目前的勢力,和大乾王朝相比還差得遠。
大乾現在一共控製著十六個都司,分彆是山東、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山西、陝西、四川、廣東、廣西、河南、雲南、貴州、大寧、遼東、萬全。
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奴兒乾都司,都不在大乾的統治範圍。
就算剔除賈珠的遼東都司,三大異姓王控製的三個都司,隆正帝也還控製著十二個都司。
姑且把葉赫部和草原也算作一個都司,賈珠控製的一共也才三個地區。
比底蘊,賈珠還遠遠鬥不過大乾皇室。
不過好在,賈珠控製的地區內部沒什麼矛盾,而且軍事實力都很強,能征善戰,就算硬拚也有一戰之力。
而大乾內部,各種矛盾和衝突不斷,老百姓的生存都沒辦法保障,又有許多野心家挑唆,隨時都想著分一塊蛋糕。
並且皇室內部爭權奪利的形勢也很嚴峻,隨時都有可能爆發衝突。
所以大乾雖然看起來很強大,但實際上隻是外強中乾。
歸根結底,就是開國的時候,沒有做到完全統一,沒有對四大異姓王削藩。恰好又在帝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女真突然崛起,大乾遭逢大敗,牽製了大乾的發展。又恰好皇室內部發生陰謀奪權,太上皇一病不起,被隆正帝接管了大部分權力,沒有精力繼續鞏固皇權。
根基不牢,地動山搖,這才造就了如今的局麵。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往山河破碎、群雄割據的方向發展。
一旦隆正帝陰謀身死,皇子們爭鬥不休,三大異姓王和世子都有可能自立門戶,就是又一個東漢末年。
賈珠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雖然這種情況可能最適合賈珠發展勢力,最後一統河山,成就開國之君。
大規模的戰爭,能不發生就儘量不要發生,大戰中死亡的百姓是超乎想象的,恢複的時間也是漫長的,這是賈珠不願意看到的。
亂世一旦開啟,就不是短時間內可以結束的,無人從事生產,戰爭便會陷入惡性循環。
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就持續了550年,南北朝時期持續了170年,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持續了70年。
而且,每一次戰爭死亡的百姓數量是超乎想象的,不是在戰場上死的那幾十萬將士,而是數以千萬的百姓。
秦末農民起義,人口損失約一千萬人,人口損失率達到50。
東漢末年,人口從5000多萬銳減到五六百萬,是真的十不存一,人口損失率超過80。
隋末唐初,兵變、民變和宮廷政變交替發生,人口從近4000多萬銳減到貞觀初期的1000多萬,人口損失率也超過70。
五代十國時期,人口損失率也超過60。
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坑殺40萬趙軍便被稱作人屠,可是在數以千萬的百姓麵前不是小巫見大巫嗎?誰又來為這些死傷的千萬百姓負責?
就連功高蓋世的漢武帝,還處於大一統的時期,人口也從登基時的3600萬,銳減到後期的2500萬人,這1100萬人又是因何而死呢?他算是一代雄主還是人屠?
這就是血淋淋的曆史,赤裸裸的亂世。
亂世出英雄,但亂世更埋葬百姓。
帝王將相的曆史隻訴說光輝,背後都是累累白骨,殘忍血腥但是無比真實。
獅虎獵物獲威名,可憐麋鹿有誰憐?世間從來強食弱,縱使有理也枉然。
曆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第一個站出來造反的人,往往都沒有好下場。
賈珠不可能為了個人的私利,而讓天下百姓陷入亂世之中。
現在的局勢就有往亂世演變的可能,所以賈珠的要務就是儘量避免各方勢力爭鬥的擴大化。
當然,隆正帝肯定也會極力維持穩定,所以在這一點上,賈珠和隆正帝也算是戰友了。
現在的情況遠還沒有到那個地步,但是防患於未然還是有必要的。
當務之急還是提升自己的實力,現在的實力還是太弱了,有了實力才有話語權。
短期內增強實力的辦法也有,比如聯合三大異姓王或者聯合開國勳貴集團,但都不屬於自己的力量,而且容易被隆正帝察覺。
或許,也是時候可以訓練海軍了。
海軍的必要性在於,遼西走廊還在大乾的控製之中,遼東軍要從陸路到中原還是有阻礙。
而且遼東水係四處連通,可以先練水軍,將來通過鬆花江和黑龍江進攻大金腹地。
未來勢必是海軍的天下,葉赫部正在研製火器和火炮,裝備的碾壓就是海軍的一大利器。
現在有錢有糧也有人,隻是缺少造船和航海相關的人才。
大乾現在也隻有一個粵海將軍,領著一支幾千人的海軍,賈珠總不能把他挖過來。
真正的海軍就不用想了,但是常年從事海上貿易的商人,也是可以的。
那些商船上的護衛,和大乾現在的海軍又有什麼區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