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送葬(一)_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呼受不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9章 送葬(一)(1 / 1)

次日卯時,晨光微亮,文武百官和誥命夫人們又進了皇城。

皇宮內外,一夜之間換上了肅穆的白綾與黑紗,宮燈熄滅,取而代之的是無數盞搖曳的燭火。

昨天,鹵簿和大駕已經全部設齊。

今天,瞻仰完遺容後,就要舉行大殮,將太上皇和甄太妃的遺體放入梓宮之中,停靈21天。

靈柩安放於高台之上,四周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祭品,從珍貴的玉器到象征皇權的龍袍,無一不彰顯著生前的尊貴與榮耀。

靈前,隆正帝、張皇後、幾位王爺、長公主,以及皇子皇女們身穿重孝,跪拜哭泣,哀痛之聲不絕於耳。

然後,文武百官身著素服,頭戴白冠,麵容凝重,步履沉重地經過太上皇的遺體,進行著最後的告彆儀式。

朝臣們如喪考妣,悲傷不能自已,更有甚者,當場哭暈過去。

尤其是開國時期的一些老臣,雖然剩下的也沒有幾個了,但看得出來和太上皇的交情很深。

比如內閣首輔吳體仁,他就是太上皇一手提拔的,此時哭的悲痛欲絕。

也不僅僅是為了太上皇,也有對未來的擔憂,畢竟他年齡也大了,沒有太上皇在,他也應該辭官歸隱了,從此功名利祿就與他無關了。

賈珠並沒有表現的特彆悲傷,畢竟交淺不能言深,表現過度,反而會引人猜疑。

秦可卿並非真公主,也就不是太上皇的孫女,所以賈珠和太上皇一點點親戚關係都沒有。

就是不知道妙玉有沒有在家裡祭拜她的祖父,是恨多一點還是愛多一點,亦或者看空俗世中的一切,滾滾紅塵都與她無關了。

瞻仰完遺容,在文武百官麵前入棺後。

隆正帝頒布詔書,將太上皇和甄太後駕崩的消息昭告天下,全國百姓自今日起開始服喪。

皇室宗親服喪27個月,文武百官服喪一年,普通百姓服喪三個月。

對本就不發達的娛樂業簡直就是致命的打擊。

未來三個月,全天下最大的事就是太上皇和太後的喪事,其他的事情全都可以放一放。

當然,春耕的事情不能放,對於老百姓而言,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更重要。不種糧食這一年吃什麼?

隻是對於官員而言,這是最重要的事。

三天時間已過,百官終於可以不用去宮裡,整日處於悲傷的氛圍之中。

寧國府、榮國府和燕國府裡都設了祭,在七日內,每天都需要像在宮裡一樣哭靈,隻是不必到現場去。

七日後,重新開始朝會,百官主要的工作就是議定太上皇的諡號。

其中的流程就很複雜了,不僅禮部需要參與,隆正帝和文武百官也都要參與進來。

議定了十來天,最終定的諡號是“武成皇帝”,廟號“太祖”。

諡議文更是華麗無比,不管有的沒的,隻要是好詞,全都加進去。

比如,鐘乾坤之秀,挺龍鳳之姿。寬仁裕厚,煦然春日之和;毅穆莊嚴,凜若秋霜之肅。歲郊時享,極持齋戒之誠;旰食宵衣,允篤憂勤之念。討叛逆也,間出師而每務懷柔,不殺之威著於遠;恤刑獄也,勤審錄而多從寬貸,好生之德洽於民。念民生之阻饑,急於蠲逋而發貸;知天心之仁愛,嚴於責己以弭災。人心允屬,天意攸歸。

具體內容就不必多說,不免有水字數之嫌,洋洋灑灑上萬字。

畢竟是本朝太祖,和曆史上其他朝代的太祖相比,也不能弱了氣勢。

前朝有的他要有,前朝沒有的他也要有。

這些東西雖然很重要,但是並沒有實際意義。

最重要的是,要議定接下來隨行祭拜和護喪的官員。

誰留守在神京城,誰又去皇陵祭拜?

反正皇太子和隆正帝至少得去一個。

若是安排皇太子主祭,隆正帝擔心幾位皇子會惹出麻煩來。

已經確定了有人一定會動手,如果安排李鈞去,那危險係數會呈倍數增加。

沒辦法,隆正帝隻好決定親自去,讓李鈞留守神京。

神京牆高城堅,有幾萬大軍守城,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隆正帝決定派保齡侯史鼐率領西山大營駐紮在神京城外,保衛神京安全。

忠靖侯史鼎率領五萬京營將士,隨隆正帝一起去送殯。

西山大營數量雖多,但精銳將士不多,用於守城正好。

京營是隆正帝旗下的王牌,武器、盔甲都是最好的,糧餉也最高,戰鬥能力相對較強。

敵人要想在神京周邊隱匿數萬人,也是難事,有五萬京營將士足夠應付了。

除此之外,忠順王和賈珠一定要帶著,把他們留在神京,隆正帝實在是不放心。

另外就是伯爵以上的勳爵和三品以上的命婦可以全帶上,他們留在神京也沒什麼事,不如一起帶去充充場麵。

選定好人員之後,隆正帝就立即下旨,讓護喪和拜祭的人員開始準備,畢竟這一去可能要將近一個月,衣食住行都得提前準備。

隆正帝又將八位皇子叫到乾清宮,警告他們在喪葬期間不要添亂,否則回來之後,一定會嚴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爆裂飛車:我的飛車是神獸 重生後,和師尊談戀愛總是被中斷 穿上天使女裝,我被魔女看上了! 名學密神:因為遇見你 聯盟:那年十七鳥巢奪冠天下第一 被皇馬開除後,各大豪門饞哭了 重生刑偵顧問,我真不是殺人犯 夢艙 盜墓:卸嶺力士看了都要流淚 老公是詭異,巧了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