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收複神京(二)_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呼受不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5章 收複神京(二)(1 / 1)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如果陛下的詔書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最好的結果。

但是馮唐看城牆守衛的情況,要想不戰而說服太子投降的可能性太小了。

縱然如此,該走的流程也必須要走,萬一太子就投降了呢?

馮唐帶著夏守忠和數百將士到城牆下喊話。

馮唐道:“太子殿下,陛下已經知道了神京的情況,特命末將回京處理,還請太子殿下開城門放末將大軍進城。”

太子道:“馮將軍,父皇遠在孝慈縣,對神京的情況一知半解,加上小人和佞臣的挑唆,難免做出錯誤的決定。”

“如果父皇親自前來,本宮願意給父皇做出解釋。”

馮唐道:“殿下,陛下命末將全權處理此次事件,末將不敢對殿下不利,等陛下回京之後,一定會給殿下一個公正的結果。”

太子道:“馮將軍想要進城也不是不可以,但全軍需要放下武器,本宮也可以保證,一定不會為難馮將軍,會公正對待京營將士。”

馮唐道:“太子殿下為難末將了,末將不敢遵令。”

“陛下有言在先,若是殿下冥頑不靈,允許末將武力攻打,末將擔心,兩軍交戰會對殿下將來不利,特來提醒殿下。”

太子道:“馮將軍多慮了,本宮將來會親自給父皇解釋。”

“本宮不會率先發起攻擊,若是馮將軍進攻,本宮為了神京百姓的安危,隻得進行防守,還望馮將軍體諒。”

馮唐道:“太子殿下,是非對錯,先聽聽陛下的聖旨吧。”

“夏公公帶來了陛下的聖旨,殿下聽完之後再決定不遲。”

夏守忠拿出聖旨,念到:

奉天承運皇帝,誥曰:

朕自登基以來,承繼大統,肩負社稷之重,心懷黎民之安。本欲以仁德治世,光耀祖宗之業,然世事無常,家國之殤,令朕痛心疾首,不得不以此罪己詔,告慰先祖之靈,明示天下臣民。

朕之罪孽,在於教子無方。朕之諸子,本應承繼大統,輔佐朕躬,共謀國是,然朕溺愛過度,教導無方,致使其等心生異誌,竟至於兄弟鬩牆,骨肉相殘,此皆朕之過也。朕未能以身作則,教以忠孝之道,令其等誤入歧途,朕之罪大矣。

朕之失察,在於權力之爭。朕雖欲以仁政治國,然於家族內部,權力分配不均,未能妥善處理諸子之爭,以致紛爭四起,朝綱動蕩。朕未能預見此禍,未能及時製止,致令國家蒙羞,百姓遭殃,朕之罪深矣。

朕之失德,在於未能以身作則。朕身為天下共主,應以身作則,行仁德之道,然朕在諸子之爭中,或有偏袒,或有縱容,未能秉持公正,以致諸子離心離德,國本動搖。朕之德行有虧,未能樹立良好風範,朕之罪重矣。

鑒於此,朕決定:

一、凡參與此次事件的文武百官,朕一律既往不咎,事後絕不追查,若違此言,天地不容。

二、太子言行失當,但終究是為了大乾天下,責令在東宮自省,等朕回京之後再行處置。

三、朕將深刻反思,痛定思痛,修身齊家,以身作則,教導諸子以忠孝之道,以國家為重,以百姓為先。

四、朕將加強皇室教育,培養諸子以仁德之心,以忠孝治天下,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朕深知,此等過失非一朝一夕所能彌補。然朕願以此罪己詔為誓,痛改前非,勵精圖治,以期國家安定,百姓安寧。望天地神明佑我華夏,望百姓臣民共鑒朕心。

欽此!

隆正二十五年三月初七。(寫詔書的時間)

太子沒有想到,隆正帝寫的並不是一份斥責他奪權篡位的詔書,而是一份罪己詔。

最近幾個月,隆正帝越來越覺得是自己當年的事情才導致了諸位皇子如今爭權奪利的局麵。

這份罪己詔不僅是對這次事件的交代,也是對二十五年前,奪權事件的交代。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承認錯誤的態度已經擺出來了。

當然,這是隆正帝在知道張皇後和六位皇子死前寫的詔書,現在還會不會這麼寫,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太子是有一點動搖的,至少隆正帝還念父子親情。

周仁道:“殿下三思,如果我們此時投降,將失去主動權。”

“更重要的是,當時陛下可能還不知道最重要的信息,如今可能已經改了想法。”

沒錯,如果太子沒有殺皇後,也沒有殺幾位皇子,那隆正帝是有可能放過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如今,事情已經做絕了,隆正帝如何能夠原諒他?

從燕國府回來之後,就一直忙於軍隊的事,太子這才想起,還有一個八皇子,如今八皇子才是皇位最有力的競爭者。

現在要麼弄死八皇子,要麼就硬剛到底,從隆正帝手中奪權。

就連太子都動搖了,那些將領們就更搖擺不定了。

詔書第一條,對犯事的官員一律既往不咎,實在太有誘惑力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胡曼特號 鬥破:三年鬥皇,五年鬥尊 紅樓之庶子風流 白華漫天,仙族永恒 我創造了禁忌的她們 醉迷紅樓 複影魔君 戒斷反應 下山尋雙親,我靠相術斷生死! 高武:表白99次,我升到滿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