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要打,但是政務也不能荒廢。
至於控製這些文人的手段,不要太簡單。
第一,控製他們的家人,南安郡王會將五個知府的家人全都帶去雲南府。
第二,讓他們以知府的名義發布討伐隆正帝的檄文,檄文一出,在隆正帝那裡就身敗名裂了,隻能跟著南安郡王一條道走到黑。
第三,權錢酒色,要什麼給什麼,至少南安郡王給的要比隆正帝的多得多。
正四品的知府,年俸還不到一百兩,收買他們太容易了。
但是這些知府隻能負責內政,南安郡王任命王府軍的將領統率守城將士,負責城防任務。
沒有兵馬,這些知府對他也沒啥威脅。
對於大理百姓而言,被南安郡王控製大理府其實也是一件好事,至少短期之內不用再經曆戰亂之苦了。
控製大理之後,曲靖、澄江、臨安、永昌的四個知府都回去了,那四個府早已經被南安郡王從土司手中爭了過來。
南安郡王則帶著屬下和聯軍三萬俘虜,東去雲南府。
雲南布政使劉漢儒雖然一開始就懷疑南安郡王已經叛變,但是雲南府的城防都被一萬王府軍接管了。
而且連他在內的大部分官員都被王府軍控製了,名義是保護他們的安全。
就算他想有所作為,也什麼都做不了。
三日後,南安郡王率兵回到雲南府。
經過幾次戰鬥,以及和土司們周旋,南安郡王終於實現了最初的構想。
雲南流官六府全部由他掌控,其他十六府由土司掌控。
雖然土司控製的區域多,但都是邊疆苦寒貧窮之地。
土司有四萬左右的將士,南安郡王有三萬王府軍,收編了幾千將士,還有近三萬的俘虜後備役。
南安郡王已經是雲南現在當之無愧的第一勢力。
當然,他也是隆正帝首要目標。
南安郡王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布置六府城防,以及想辦法說服四川、貴州和廣西的土司集體叛變,給隆正帝製造更大的麻煩。
而且現在廣西沒有總兵和副總兵,將士也少了一萬,是南安郡王策反的第一目標。
雲南這邊打的火熱,但是茜香國那邊等的懵逼。
茜香女王和莫氏父子都收到了隆正帝要出兵的命令,但是一直沒有看到人影。
莫氏父子都做好準備,犧牲一定數量的將士,幫助隆正帝鏟除南安郡王了,但是事情並沒有按照預想的發展。
大乾使團隻是最開始被暗殺了幾個使者,後來就沒發生過其他意外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