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西北災情(二)_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呼受不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9章 西北災情(二)(1 / 1)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林如海在西北的所見所聞,簡直刷新了他對世界的認識。

誰能想到太平盛世下的百姓也會過的這麼艱難?誰能想到人還能卑賤到這種程度。

隻需要一個饅頭,就可以讓百姓們做各種事,甚至於讓一個老農賣掉他的女兒,讓一個壯漢獻出他的妻子。

民以食為天,在這一刻才具現出它真正的含義。

林如海一行被陝西布政使梅仁荇引入西安府城內,剛進入府城,就像是換了一個天地。

城內哪裡還有什麼災民,商販們沿街叫賣,酒樓和青樓照常營業,隨處可見穿著綾羅綢緞的貴公子,以及穿紅戴綠的美婦人。

富庶繁華與江南也不差分毫,甚至猶有過之,放眼望去竟然看不到一個乞丐和流民。

這哪是什麼災荒苦寒之地,簡直就是大乾盛世。

一堵石頭堆砌的城牆,將這個世界撕裂,城外是地獄,城內是天堂。

瞬間的變化讓林如海驚愕,這是在同一個地方?

林如海問道:“梅大人,敢問城內為何沒有看見流民?”

陝西布政使梅仁荇道:“林大人有所不知,陝西流民叛變,鬨得官吏們膽戰心驚,西安府城的百姓們都人心惶惶,無法正常生活。”

“而且,陛下下令陝西地界嚴防流民叛亂,防微杜漸,將風險遏製在萌芽之中。”

“於是本官便做主將流民全都趕出了西安府城,此舉也是為了維持西安府的正常秩序,保護官員和百姓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梅仁荇說的冠冕堂皇,義正言辭,讓林如海一時都沒辦法反駁。

林如海問道:“梅大人,可曾派人統計過,此次陝西共有多少百姓受災?”

梅仁荇道:“此次西北災情麵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世所罕見。”

“陝西全境,包括甘肅和寧夏地區都有受災,雖未具體統計,但災民恐怕有近千萬人。”

“如今災情已經持續了兩三年,大部分災民也都離開了戶籍地,途中病死餓死者不計其數,所以本官難以估計現在還有多少災民。”

林如海道:“梅大人,下官在神京雖然聽說過西北災情,但卻沒想到會這麼嚴重。”

“敢問梅大人可將西北災情如實告知陛下?”

梅仁荇道:“本官第一年時便將西北災情彙報給朝廷,朝廷隻是說如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讓本官不得謊報災情,騙取賑災銀。”

“又說如今財政緊張,朝廷也拿不出銀子來賑災,可以酌情讓陝西挪用一萬兩稅銀用於賑災。”

“第二年太上皇和太後駕崩,皇子們又發生政變,本官擔心陛下為西北操勞,便適當弱化了一點災情的情況。”

“流寇王嘉胤叛變之後,陛下才下旨查問西北災情,本官已向陛下如實告知,並未有半點欺瞞。”

梅仁荇的話是真是假,恐怕隻有內閣和隆正帝才知道,林如海也沒資格看梅仁荇的奏疏。

林如海繼續問道:“梅大人,可曾實施救災措施?”

梅仁荇道:“剛開始,本官在各州府都設置了粥棚為流民施粥,可有流民趁機鬨事,不僅搶奪官府糧食,更是打傷施粥的官員。”

“而且,災情日益嚴重,官府的糧倉也經不起損耗,如果陝西大營的將士因為沒有糧食而發生兵變,可就不會如流民起義這麼容易被覆滅了。”

“所以,本官為了穩定軍心,穩定陝西的秩序,不得已才停止賑濟百姓。”

兵變確實比民變可怕得多,這樣的理由,就算是隆正帝也會認可。

林如海再問道:“梅大人,可知城內糧價幾何?”

梅仁荇道:“米價一石八兩,麥價一石五兩。”

好家夥,簡直離譜,比神京城貴了十倍,難怪賈珠當初會說銀子到了陝西連神京的四分之一都買不到。

林如海道:“大人何不組織人手去山西、河南,甚至是神京采買糧食?”

“就算是加上運費和損耗,最多也就兩三倍,為什麼會超出正常價格的十倍?”

梅仁荇道:“林大人有所不知,這些糧食正是商人們從外地買回來的。”

“但是一路的損耗不算,光是被叛軍和流民搶劫的糧食就不計其數。”

“就算是這個價格,也是本官動用官府的權力,強製商家們賣的。”

“否則,豈止是十倍,就算是二十倍都有可能。”

叛軍搶糧,叛軍連延安府都沒打出來,怎麼就來搶西安府的糧食了?

流民搶糧,就城外那一群,一陣風都能吹倒的流民,他們有能力突破商人們的護衛,搶到糧食嗎?

或許真的會搶走一些,但是絕不會誇張到這種程度。

雖然林如海沒有證據,但可以斷定必然是官府和商人沆瀣一氣,趁災情抬高糧價,發國難財。

這麼貴的糧價,有多少人能吃得起?

能吃得起一個月,可是能吃得起兩三年嗎?

這兩三年裡,有多少人被掏空身家,成為流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戒斷反應 下山尋雙親,我靠相術斷生死! 高武:表白99次,我升到滿級 野火吻星辰 流放,侯門棄女淪為通房丫鬟 穿成錦鯉假千金,獵戶夫君夜夜加餐 獸世巫女成團寵,修羅場全員黑化 侯府庶子:最強錦衣衛,隻手遮天! 開局被仙子逆推,覺醒吞噬武魂 留學三年,瘋批少爺跪著求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