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家主們離開後,便去找了布政使梅仁荇,將林如海的決定告知梅大人。
梅仁荇派人通知杜文煥,嚴密監視賑災人員,一定不能讓林如海如願將糧食運進陝西。
既然林如海非要給他們送糧食,他們收著就是了。
憑林如海那麼一點人,還想和四萬陝西軍作對不成?
林如海對陝西的這些官員和士紳豪族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準備動用賈珠的兩千人,也扮作流民,去搶商人們的糧食。
既然他們可以搶,林如海自然也能搶回來。
正準備動手的時候,林如海收到了賈珠即將帶兵出征,路過陝西的消息。
知道賈珠會來,林如海就安心了,便寫信將陝西官場和商場的消息都告訴賈珠,並安排王大牛親自去送信。
林如海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穩住局麵,剩餘的糧食應該可以支撐到賈珠來陝西的時候。
梅仁荇等人有點看不懂林如海在做什麼了,每天照常在城外施粥,救濟百姓。
可是既沒有派人去外省買糧,也沒有向商人買糧,等帶來的糧食用完了,他又會怎麼辦?
反正隻要守住外省運糧的通道,守住城內的糧倉,就算林如海再有本事,也弄不到糧食。
賈珠大軍到河南時就見到了前來送信的王大牛,從林如海的信件中得知了陝西的真實情況。
賈珠向來是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人性的,但也沒想到陝西居然下了這麼大一盤棋。
但想破局也很容易,就從搶糧的“流民”開始。
賈珠給林如海回信,讓他放心大膽去鄰省買一批糧食,到時候,賈珠要將這批流民抓個現行。
以此為突破口,徹底解決山西的事情。
大軍行軍可能會被提前察覺,所以賈珠隻帶了一萬騎兵先行,儘快趕到目的地,配合林如海的行動。
雖然賈珠要出征雲南的事情,除夕那天就公布了,但是賈珠的行軍路線,至今為止還沒人知道。
就連林如海,也是收到賈珠的信件後才知道的。
就算朝中有人給陝西官員通報了賈珠出征的消息,他們也不知道賈珠會不會路過陝西,更不知道賈珠會在什麼時候路過陝西。
而且,賈珠出征的目的是驅除入侵的東籲大軍,和陝西災情沒有半個銅板的關係,誰能將兩件事聯係到一起?
正月末,林如海收到賈珠的回信,讓他去河南買糧,到時候做局,趁機抓住“流民”。
賑災的糧食已經所剩不多,林如海本來擔心賈珠趕不上,但現在總算放心了。
到現在為止,賑災隻需要在各個粥棚施粥,這就是賑災的全部工作,也沒有其他勢力來阻攔、搞破壞、找麻煩。
所以林如海安排賑災的人員按部就班做事,他親自帶著兩千民夫趕赴河南買糧。
監視林如海的人立即就將消息彙報給梅仁荇,梅仁荇又通知了杜文煥。
還特意叮囑杜總兵,林如海這次帶了兩千人,讓他多安排一些將士去搶劫。除了朝廷官員以外,其他民夫可以隨便殺,最好能把林如海殺怕。
梅仁荇原本還以為林如海能想出什麼妙計,不過是親自帶著大部隊去買糧,難道你戶部左侍郎親自去,“流民們”就不敢搶了嗎?
難道你以為兩千民夫,就能夠抵擋朝廷的正規軍嗎?
林如海這次時間緊急,隻在市場上買到了五萬兩銀子的糧食,不過這也夠了。
按照上次的經驗,運糧的隊伍進入陝西當天,便會被流民碰上。
賈珠便選了一個適合埋伏的地點,提前埋伏好,等林如海的隊伍路過。
流民可能不會選擇在附近動手,但兩千民夫支撐到賈珠的騎兵趕到,綽綽有餘。
林如海率領一支龐大的運糧隊伍,如同一條蜿蜒的巨龍,緩緩穿行在黃土飛揚的古道上,車轍深深,滿載著從河南買來的珍貴糧食。
今天一早,運糧隊伍便從河南正式進入陝西地界。
從現在開始,任何時候都要注意,以防被突襲。
午後,約莫申時,遠處的山巒間,一股煙塵驟起,伴隨著流民的呼喊聲和腳步聲,如同地獄之門猛然開啟,釋放出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
雖然這些人沒有披甲,武器也是亂七八糟的,甚至還有鋤頭、木棍和鐮刀,看得出來,他們為了偽裝也是煞費苦心。
但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們不是流民,至少不是普通的流民。
個個身材高大,魁梧有力,精氣神十足,如果叛軍有這種身體素質,陝西早就淪陷了。
林如海組織兩千民夫聚集在一起,做出誓死守護的樣子。
流民們從前方湧來,由於沒有弓箭等遠程武器,很快便要短兵相接。
待雙方距離隻有一兩百米,林如海喊道:“朋友,本官是朝廷派來陝西主持賑災的主官,這批糧食就是免費用於救濟災民的,還請放我們過去。”
“你們也是災民,如果糧食被你們搶了,其他災民就沒辦法生存,還請高抬貴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