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照進天宇科技的研發實驗室,新的一天開始了,研發團隊成員們又圍聚在拆解開來的諾基雅通訊基站旁。
趙剛清了清嗓子說:“大家早上好!昨天我們完成了基站的拆解,今天得好好研究這些零件了。先從這個信號發射模塊開始吧,小李,你那邊昨天對這個模塊的分析怎麼樣了?”
小李拿起那個模塊說道:“趙主管,經過昨天的觀察,我發現這個信號發射模塊裡有個很特彆的線圈設計。我覺得這個線圈的纏繞方式和匝數可能是影響信號強度的關鍵因素之一。我們可以試著仿造這種設計,做幾個樣品來測試一下。”
老張在一旁點頭說:“有道理,不過我們得注意,不能完全照搬。我們得搞清楚他們這樣設計是基於什麼原理,是為了適應他們本國的頻段還是有其他特殊的考慮。如果隻是盲目模仿,可能會出現問題。”
趙剛讚同地說:“老張說得對。我們要先理解原理,然後再根據我們國內的實際情況來改進。小陳,你那邊對加密模塊有沒有什麼新的思路?”
小陳皺著眉頭說:“趙主管,還真有。我昨天晚上回去查了不少資料,還真找到了一種類似的加密算法案例。我對比了一下我們這個加密模塊的一些信號反饋特征,感覺有相似之處。我今天準備按照這個思路試著破解一下。”
趙剛鼓勵道:“好,小陳,你大膽去試。不過要做好數據備份,萬一有什麼問題,我們還能恢複到原來的狀態重新來。”
這時候,小王拿著他畫的電路板布局圖走過來說:“趙主管,我把電路板的布局圖畫得更詳細了,還標注了各個芯片之間的連接關係和可能的信號走向。你們看看。”
大家都圍過來看著圖紙,趙剛仔細看了一會兒說:“小王,你這個圖做得很細致。從這個圖上看,這裡這幾個芯片之間的連接很緊密,它們應該是負責處理信號的編碼和解碼。我們可以重點研究一下這幾個芯片的功能。”
小李看著圖紙問:“趙主管,那我們怎麼研究呢?直接通電測試可能會損壞芯片吧?”
趙剛回答:“我們先從外觀上看看有沒有什麼標識,然後用一些儀器來檢測芯片的引腳電壓和電流情況,通過這些數據來推斷它的功能。如果實在不行,我們再考慮其他辦法,比如聯係一些芯片研究的專家或者機構來幫忙。”
在實驗室的另一邊,負責材料分析的團隊也有了新的發現。
小趙興奮地對同事說:“你看,經過我們的檢測,這個基站外殼的材料不僅有良好的散熱性,還有一定的抗腐蝕性。這種材料如果我們能用在我們自己的基站設計裡,那基站的使用壽命肯定會增加。”
同事說:“是啊,不過我們得搞清楚這種材料的配方和生產工藝。這可能需要我們和一些材料供應商或者科研院校合作了。”
小趙點頭說:“我已經聯係了幾家材料研究所,把材料的樣本送過去了,希望他們能儘快給我們一些消息。”
回到主研發區,小陳正在緊張地對加密模塊進行破解嘗試。
“奇怪,按照這個算法,這裡應該有個數據通路,但是實際測試卻沒有反應。”小陳自言自語道。
老張走過來問:“小陳,怎麼回事?遇到問題了?”
小陳說:“張師傅,我按照那個類似的加密算法來破解,但是有個地方和我預期的不一樣,我在想是不是還有一些隱藏的邏輯或者觸發條件。”
老張看著加密模塊想了想說:“你有沒有考慮過這個模塊可能有多重加密機製?也許我們看到的隻是第一層,下麵還有其他的加密層次。”
小陳眼睛一亮:“張師傅,您說得對。我再重新檢測一下,看看有沒有其他隱藏的信號或者數據交互。”
時間過得很快,一天又快過去了。研發團隊成員們雖然疲憊,但都很興奮,因為這一天又有了不少新的發現和思路。
趙剛看著大家說:“今天大家都乾得很棒!我們離成功又近了一步。雖然還有很多難題,但隻要我們保持這種狀態,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攻克這些難題,研發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高質量基站。今天就先到這裡,大家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我們繼續。”
團隊成員們收拾好東西,帶著對明天的期待,離開了實驗室。
次日,趙剛走進實驗室,看到大家都已經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起來,他大聲說:“大家早!昨天我們有了很多新的思路,今天爭取有更大的突破。”
小陳一見到趙剛就迫不及待地彙報:“趙主管,昨晚我又研究了加密模塊,果然如張師傅所說,它存在多重加密。我發現了一個隱藏的觸發機製,通過特定頻率的信號可以打開第二層加密。”
趙剛興奮地拍了拍小陳的肩膀:“乾得好,小陳!那我們繼續深入,看看能不能完全破解這個加密模塊。這對我們理解整個基站的控製邏輯至關重要。”
小李和老張正在研究信號發射模塊,小李拿著一個改進後的線圈模型說:“張師傅,我按照昨天的思路改進了線圈設計,並且調整了匝數。我們可以用模擬器測試一下這個新模型在不同頻段下的信號強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