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世界裡,原身通過昨天的相親,對陳琳很有好感,長得漂亮說話又嬌,兩人聊的也很愉快,就交換了聯係方式,打算多接觸了解一下看看。
陳琳對原身的感觀其實一般,原身長得不錯,卻不在她的審美點上,她聯係原身,隻是因為知道原身所在的刑偵大隊接手了那個她親手製造的案子,想要從原身這裡得到案件進度而已。
雖然她不認為,這案子會被查出什麼來。
她不認識張浩,殺他,完全是因為覺得他社恐的樣子像一隻老鼠,至於他小說後麵寫的那些話,除了殺他的過程,其他都是她亂寫的,就是想給警察找點麻煩而已。
陳琳從小就有一項異於常人的地方,那就是隻要她不出聲,其他人就會完全忽略掉她的存在。最誇張的是以前上學軍訓報數,她左手邊的人剛報完七,右手邊的人緊接著就報八,其他人完全沒有察覺不對。
小時候的陳琳經常因為被忽略發脾氣哭,青春期時她也不開心,比如喜歡很久的男生跟她坐了一年同桌,分開後聽到她的名字茫然:“那是誰?”
比如她的班主任見到她:“你好同學,你是幾班的?能幫老師去158班叫xxx過來嗎?”
陳琳日漸沉默下來,她埋怨這個世界對她的忽視。
但後來她就察覺到了好處。
比如就算上課鈴響了,她才慢吞吞地進教室,報告也不喊,老師就算生氣讓她站出去,等她先一步坐到座位上,老師就會問:“剛才是誰遲到了?”
同學們也茫然搖頭。
還有什麼會比做壞事不用被處罰更刺激的嗎?
在殺掉張浩之前,她已經殺過太多的小貓小狗,但心裡的溝壑越填越大,隻殺小動物已經滿足不了她。
她需要更多的刺激。
張浩就是在這個時候被她注意到的。
每隔一段時間,張浩就會到她工作的寫字樓下麵的綜合超市采購,買一大堆的東西,然後因為拿的東西太多不小心踩到了她,連忙紅著臉低頭小聲道歉,那副模樣,真像她殺過得一隻奶貓。
之後每次她碰到張浩,都會聊兩句,那是個社恐,也不懂拒絕,她問什麼他雖然抗拒交談,但還是說了。
唯一苦惱的,就是每次她都要先做自我介紹。
慢慢的,她知道了張浩沒什麼親人,每天獨來獨往,房子是租的,年交,平日裡也沒有人過來找他,手機對於他來說,幾乎就是購物需要付款時或者打遊戲時才會用到。
這可真是太好了。
陳琳想。
去哪讓她再找這麼一個這麼合適的目標呢?就算殺了他,等人知道也已經過去好久了。
這時間足夠她掃尾,抹除掉她殺人時留下的線索,就算是小區的監控,都不會保留那麼久。
於是在一切準備就緒後,她趁著張浩又一次出來采購時,裝作不小心被他撞到,手裡的飲料灑了一身。
“我可以去你家整理一下嗎?”
她捂著胸口,急得滿臉通紅,身前已經被飲料打濕,聲音已經帶上了哭腔。
張浩先是抗拒,可最後還是同意了。
畢竟是他“不小心”把人撞到的。
他還在超市又買了一件女士純棉短袖,打算讓陳琳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