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曹(二)_蜀漢之莊稼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66章 曹(二)(2 / 2)

……

正是馮刺史所寫的《漢道昌》。

和唱聲漸起,慢慢地,竟是成了大合唱。

就連不會唱的蒼頭百姓,亦是張嘴跟著唱和。

不少人還悄悄抹著眼淚。

這些年來,丞相治理蜀地,讓多少人過上了好日子?

如今卻以年老體弱之軀,親自前往凶險的陣前,多少人不舍得啊!

就算是混在人群裡的魏吳兩國細作,看到這種情況,亦是大駭。

漢國軍心民心如此,諸葛亮果誠不可小視。

南鄉。

衛將軍趙雲得知丞相親自領軍北伐,強撐起病體,大呼:

“取我槍來!”

然後拄著長槍,顫巍巍地站在門口,遙望西邊,連連頓足:

“恨啊,恨啊,恨吾不能隨丞相北伐!丞相,雲日日夜夜在此,等候你收複長安的消息!”

躺在榻上的安漢將軍李恢,令人把自己翻過身來,麵向西邊,又悲又喜:

“丞相終於北伐矣,北伐矣!先帝,臣得知遇之恩,這就來告知你……”

言畢,閉目與世長辭。

……

漢中大軍出發後,北伐的公文從各條驛道,飛奔向各地。

隴右各地接到軍令後,鄧芝令漢陽郡太守句扶緊守臨渭,以防魏賊逆渭水而上。

又令王平緊守隴關,以防魏賊偷襲隴右。

同時以馬岱為副將,以天水郡太守張嶷為前軍,準備從蕭關出發,前去安定,從北麵呼應丞相大軍。

當軍令比公文早一步秘密傳到涼州,馮刺史早就以領軍出塞的名義,把涼州諸軍整合完畢。

“我覺得丞相這個《出師表》似乎不太妥……”

馮刺史裝模作樣地研究了一番,說道。

“哪裡不妥了?寫得很好啊!”

關姬接過來,看了又看,隻覺得寫得當真是氣勢恢宏。

“不是,你看看這,什麼叫北方涼州,猛虎待命?”

馮刺史指了指其中一處說道。

“說阿郎是猛虎還不好嗎?可是極高的讚譽了呢!”

關姬不明所以。

“讚譽是讚譽,但讚譽誰還說不一定呢。”

馮刺史意有所指地瞟了一眼關大將軍。

“撲!”

旁邊的張小四忍不住地笑出聲來。

若不是她知道丞相為人,都忍不住會覺得丞相這是在明褒暗貶,說某人是仗妻欺人之輩。

關姬看了一眼張小四。

張小四頓時板起臉,撫了撫腹部,斂眉不語。

她特意穿著寬鬆的衣服,自欺欺人地勉強遮住已經顯懷的肚子。

關大將軍又狠狠地剜了一眼馮刺史。

若不是這些年來,張小四早就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馮家,關姬也早把她當成了一家人,此時的她恨不得當場就剁了馮土鱉去燉王八湯。

馮刺史咳了一聲:“細君,丞相的軍令已至,你看是不是……”

關將軍哼一聲,轉身出去,消失前丟下一句話:

“明天立刻出發!”

原本不少人看到馮刺史這一回如此聲勢浩大,本以為他這是打算學後漢的竇大將軍,打算親自領軍出塞,徹底平滅西部鮮卑。

說不定還有樣學樣,學竇大將軍在居延郡北方的燕然山上刻石記功。

當然,隻要他能帶回來幾萬甚至十餘萬勞力,大夥肯定是不會覺得他此舉有什麼不妥的。

隻要勞力到位,就是歌功頌德也不是不行。

在涼州父老的歡送下,馮刺史留下刺史府長史廖化主理涼州事務。

然後領著涼州刺史府與護羌校尉府共三萬精兵悍卒,再加上五萬自備武器的義從胡騎,雄糾糾,氣昂昂地從居延郡進入了大漠。

就在不少人夢想著這一回能捕獲多少勞力時,後麵過來的漢中公文這才開始在涼州傳開。

雖然明知這是為了保密,能在早期的時候欺瞞魏賊細作,但被欺騙了感情的眾人一下子沒辦法接受,忍不住地暗罵不已:

“曹!”

“巡你阿母的塞!”

“嗬嗬,馮鬼王的話……”

ps:

以下不要錢:

再講講一個曆史知識。

好多人從一開始就在糾結關姬和張小四的地位問題,一直糾結到現在。

事實上,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

為什麼呢?

大家先看我說的幾個例子。

劉禪登基後第一年就改元,按後世的眼光來說是不對的,是對劉備的不敬和不孝。

你真要說諸葛亮不懂禮法,或者說是按某些人所說的那樣,是為了儘快抹去劉備的影響,說法實在太過勉強,不能讓人信服。

但在那個時候劉禪偏偏就這麼乾了。

而且還不止他這麼乾,魏國高平陵之變以後,魏國皇帝也這麼乾了。

還有一個,就是曹叡,他在世的時候,就有臣子上奏,直接讓他稱烈祖。

什麼意思呢?

就是我活著的時候就當祖宗了。

看看明朝的大禮儀事件,曹叡活稱烈祖的事情真要換到了明朝,不知要死多少大臣。

明朝皇帝想要認自己老爹都不允許,你還想活著當祖宗?

但魏國的臣子偏偏就這麼乾了,而且曹叡居然也答應了。

這隻能說,漢魏晉那個時候,僅僅是禮法剛剛興起的時候,遠沒有明清那麼嚴格。

而我們因為離明清比較近,所以常常下意識地用明清時代的嚴格禮法去代入漢唐時代。

事實上,漢唐時代的禮法是很寬鬆的,禮法真正嚴格起來,基本是宋朝,或者說是南宋。

大慫打不過外人,隻好拿自己內部人折騰。

以前我們常說古人三妻四妾,後來,也不知是誰帶的頭,說古代是一妻多妾,而不是三妻四妾。

這個說法吧,其實對也不對。

對是因為禮法在很多時候,是這麼要求的。

但要說不對,是因為古人,至少宋朝以前的漢唐,卻不是這麼做的。

春秋戰國的時候,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也就是說衛靈公和自己的三個妻子在一個大桶裡玩濕身pay。

《漢書·霍光傳》:皇帝問侍中君卿:使中禦府令高昌奉黃金千斤,賜君卿取十妻。

唐末更有一個牛人,叫劉汾,共立九妻,而且朝廷居然還承認了,還封夫人的名號給其中的五個妻子。

至於三國時代有沒有呢?

有,不但有,而且還很多。

《晉書》在記載司馬家方麵,自然是有很多錯誤,因為美化得太過份了。

但在《天文》《律法》《禮法》這方麵,因為沒有美化的需要,所以還是值得參考的。

在《晉書》中的《禮》篇裡,就有專門記載嫡妻並立的討論,而且還是用了非常大的篇幅來討論。

注意,這些討論,重點是討論嫡妻並立以後,子女對非親生的嫡母,應當行什麼禮法。

還有就是,嫡妻並立會對宗族造成什麼影響,要注意什麼問題。

因為古代的宗族,是維護穩定的重要力量,說白了就是要注意維穩。

也就是說,朝廷是提倡一妻多妾,但如果你自己一定要並立嫡妻,隻要不出事情,彆人是不會說你的,朝廷也不會管你。

為什麼要有個不出事情的前提呢?因為對古人來說,並立嫡妻不是什麼大問題。

並立嫡妻以後,宗族或者家族所麵臨的禮法問題,才是大問題。

因為禮法,是古人治理國家的理念基礎。

《禮》篇在這個話題上,是以一個諸侯國的國相為由頭展開的,這個國相叫王昌,他的父親因為戰亂,所以前後娶了兩個妻子。

王昌是第二個妻子所生,天下統一後,他打聽到自己父親的第一個妻子早就在故鄉去世了,還是下葬在自己老家的祖墳裡。

他不知道用什麼禮儀去祭祀,所以就托了東平王司馬楙向朝廷詢問。

於是滿朝的百官對這個事情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從古人的案例,禮法,人倫等等各個方麵吵來吵去,爭論過程非常精彩。

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

畢竟有個古聖人舜雙飛娥皇女英姐妹花的例子在前麵,更重要的是,娥皇女英是雙妃並立,沒有誰為後的說法。

你不能否認聖人,就沒辦法從根本上否認並立嫡妻。

而你要否認舜,那就是自斷禮法根基。

所以最後朝廷給那個國相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如果後妻的孩子在前妻死前出生,那就應當以親生嫡母待之;若是前妻死了以後,後妻的孩子才出生,那就可以不認這個嫡母。

但是這個事還沒完,後麵又被人翻案,說人家兩個女子,不管前妻後妻,都是以正妻的身份進入你的家門,那就不應該有貴賤之分。

最多隻能有先後之彆,意思也就是像娥皇女英那樣,互稱姐妹。

還拿了祖宗牌位來舉例子,說祖宗牌位還有先後呢,兩個妻子的孩子,一起祭拜的時候,祭品要一樣,隻要把牌位分左右就可以了。

《禮》篇裡關於嫡妻並立,舉了好幾個不同原因的例子,我就不一一說了,隻舉兩個比較符合土鱉目前情況的例子。

第一種情況是自己決定並立嫡妻:

安豐太守程諒先已有妻,後又娶,遂立二嫡。前妻亡,後妻子程)勳疑所服。

服,就是服喪,程勳不知道用什麼禮法服喪。

然後這個詢問的過程裡,程勳被人當麵罵了一頓自己的老爹,最後才給了他一個處理結果:

以陳群的從妹為例,讓程勳以嫡母之禮祭祀自家老爹的前妻。

沒錯,就是曹叡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那個陳群,因為陳群的從妹也是嫡妻並立。

第二個情況是皇帝賜妻:

當時吳國朱某娶妻陳氏,生子朱東伯。到晉,晉賜給他妻子某氏,生子朱綏伯。

太康之中,某已亡,綏伯將母以歸邦族,兄弟交愛敬之道,二母篤先後之序,雍雍人無間焉。及其終也,二子交相為服,君子以為賢。

這位朱某並立嫡妻,不但兩個嫡妻互相尊敬,遵守先後之道,而且她們的兒子也相親相愛,於是這一家子受到了稱讚,“君子以為賢”。

看到了沒有?

實際上中國人治理國家的理念都是一脈相承的:以和為貴,以穩為主。

你要並立嫡妻,那就要處理好這裡麵的糾紛,處理不好,比如說爭風吃醋,兄弟相爭,導致家風不正。

甚至如果影響太過惡劣,還敢拿到朝廷上公開討論,那我可就要直接當著兒子的麵罵老子了。

當麵侮辱自家雙親,這在古代可算得上是當場拔劍殺人的仇恨了。

相反,若是處理好了,妻子們之間和睦相處,兄弟之間遵守愛敬之道,給世人做出好的榜樣,我就是表揚你都可以。

至於最前麵所說的那位猛男,並立九妻,朝廷還封其中的五位為夫人。

甚至這九位妻子還被史書記了一筆,稱讚她們“俱有淑行”,那已經算得上穿越者都要仰望的存在。

所以土鱉真要並立嫡妻,該擔心不會是他,因為他隻負責爽,而要承擔後果的,是阿蟲。

阿蟲:明明是我先來的,不管是我的阿母和大人成親,還是我出生,都是我先!~憑什麼還有人敢來搶馮家的爵位和家主之位?

曹!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性轉:這個修仙界的男人不對勁 洪水末世,女鄰居上門借糧 惡毒男配都在我的修羅場 七寶台上會相逢 西遊:魂穿悟空!開局怒撕緊箍咒 我在廢土做局資本 校花很高冷?明明很熱情 重返80:寵妻從跑山撿貨養家開始 盜墓:諦聽開道冥府路 重回七零:跟著小白臉爸進城吃軟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