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四方之援_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3章 四方之援(1 / 1)

“果真是時也命也。”明朝,兩名文士對坐著,一人緩緩道。

王莽並不是沒有機會除掉綠林軍和舂陵兵,但是他卻自己將這些機會一次次推遠,一次次摧毀。

雖然主帥是王尋和王邑,但這兩人難道不是王莽所欽定?他們能夠掌握大權,不聽下麵的將領的諫言,難道不是王莽默許?

他二人也是文人出身,對軍事並不嫻熟。可即便如此,他們也能聽明白嚴尤的建議,也能夠意識到,嚴尤的做法才是更好的選擇。

對麵的人搖頭:“嚴尤並不止提醒了一次,在圍攻昆陽之後,他同樣有過建議,但依舊未被采納。”

文士點頭,確實如此,可正因如此,才更讓人歎息啊。不是沒有機會,機會還不止一個,可偏偏沒有抓住哪怕一個機會,這難道不能讓人感歎嗎?

他們二人對王莽的改革、以及他的篡位和掌權都有所研究,見對方感歎,此人便道:“渭先可有何想法?王莽以《周禮》而誤天下,又誤了自己的性命,此結果與其性情不可分割。”

渭先,也就是霍韜並不否認王莽的問題,他隻是一時有感而已,王莽本人的性情讓他得以順應時勢,登臨高位,但也正是他本人的性情,讓他做出了一連串的錯誤決斷,又在大亂後判斷失當、用人失誤,最終落得個身死下場。

“不過,其雖用《周禮》誤天下,但於《周禮》一道的使用上,王莽仍可算是上者。”說起來這件事情,霍韜確實有些論斷。

自古時至今日,按照他的歸類,用《周禮》來進行一係列大改革的人有三人。或者說,與王莽的學說類似的,有兩人,分彆是宇文泰和王安石。

算上王莽的話,以《周禮》為基準之人,就是三人。

而在這三人之中,用《周禮》用的最好的,最上乘的當是王莽,其次是宇文泰,王安石則隻能落於下乘。

“王鳳確實並非能夠在此等境況之下主動堅持而不動搖之人。”劉秀對此表示肯定。

作為親曆新朝末年的起義,也是昆陽之戰的主要參與人,劉秀對於王鳳等人的行為和起義軍守城時的情況相當了解,在戰後他也不止一次地進行複盤,重新回推雙方的各種行動,並且分析自己的行動和決定。

因而,他也知道王鳳等人當時的動搖,知道他們曾經想過投降的事情。

這很正常,劉秀並不意外,也不打算因此宣揚什麼。

堅持不下去,這是人之常情嘛,即使是平日生活中的普通事情都有時候會難以堅持,想要鬆懈;更何況是這種生死關頭,看不到出路也找不到生存的可能的時候呢?

王鳳和其他人想要投降,以此嘗試換的一個可能的活命的機會,再正常不過了。

即使王鳳他們心中大約也清楚,即使王尋他們接受起義軍的投降,自己也可能根本沒有活路,會被處死,但是誰還能沒有一絲的僥幸心理?

在覺得自己前路已經一片黑暗根本走不通的時候,人總是會想,能不能換條路,萬一呢?萬一呢?

就連劉秀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時候。

但是他到底心性堅韌,眼光長遠,頭腦清明,心裡麵的那點子僥幸少之又少,還有敢於繼續搏命的勇氣——因此,他沒有後退,也因此,他才是如今這個功成名就的劉秀,是那個後世美名流傳的漢光武帝。

而王鳳等人並不是這樣超絕之人。他們也會動搖,也會需要外界的助推讓他們繼續走下去。

事實上,最初能夠說服一群窮苦百姓跟隨自己,帶著一群人起兵反抗,並且還成功的建立了綠林軍,還讓綠林軍一直發展壯大到如今,王鳳王常等人已經稱得上是不凡。

“要是王鳳有這樣的心性,能夠抓住可能堅決不放棄,那最初他就根本不會擁立劉玄為帝。”劉秀感歎,“但當初他們沒有自立的心和能力,此時自然也不會是絕不退縮之人。”

都說王鳳他們為什麼不自立為王,但這不是正符合他們個人的心性和眼界嗎?

若是王鳳等人有此心性,有此堅韌,能夠在昆陽之戰中果決而不後退,那麼他們當初自然而然就會自立,而不是推舉劉玄。

而若王鳳等人有這樣的大才,如今……或許他劉秀也不能這樣快速地取得天下。

【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起義軍的作戰更加頑強,他們拚儘全力守城,等著可能的援軍,也等著可能的那一條生路。】

【這樣一來,新軍的攻城自然並不順暢,昆陽久攻不下,時間拖得越來越久。】

【嚴尤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一方麵是遲則生變,萬一起義軍真的來上一支援軍,影響新軍接下來的作戰可如何是好?另一方麵,新軍此次出征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宛城,不能讓宛城失陷,一定要保住宛城,保住洛陽,繼而將起義軍消滅乾淨。】

【因此,他再度對王邑建議道:“兵法有雲,圍師必闕,我等應當適當放走一些昆陽內的敵軍,讓他們散播昆陽大敗的消息,以此影響宛城敵軍的軍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平妻?狗都不當,滿塘大佬不香嘛 遮天:我自仙古來 元力災變:我靠雙重覺醒殺穿末世 食鬼獵人 三年婚姻冷待,葬禮上渣夫紅眼下跪 古穿今之暗衛重生在娛樂圈殺瘋了 鬥羅:我生物學者,覺醒器武魂? 諸天永恒 小司機的美女總裁老婆 送外賣的我,開局被天災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