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興亡過耳,華屋山丘_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8章 興亡過耳,華屋山丘(1 / 1)

嬴政捕捉到了關鍵詞:“選集第一卷?”

這聽起來像是某種書籍,且還有許多卷。但是目前為止,天下還沒有講述這種內容的書籍——總結出“流寇主義”,又細細講明這種主義的特點表現……

這樣的內容,怎麼能是常規的書中能寫的內容?

既然這麼多所謂的起義都因為懷有這種主義而最終敗亡,那麼這本書寫出來這個主義、又把表現講的這麼詳細,不就會被人看了去,然後知道不能這麼做嗎?

雖然沒有寫到底該怎麼做,但是既然知道什麼是錯誤的,那想要建立一個勢力就要簡單許多了——至少,可以規避一個大坑。

這不是那種泛泛其談的空洞言論,而是能夠切實指導人做事情的“術”。

這種東西,什麼時候都應當是家傳之秘,誰能大喇喇地寫在書中,被天下人閱覽?

寫書的人到底是誰,又到底打著什麼心思?!

李斯等人同樣神情微妙。

作為大秦最頂尖的那一撥人,他們當然對於如何建立一個勢力、如何治理天下有著相當的心得,可這種心得他們也隻會在家中傳授給子嗣。甚至,都不會傳授給全部的子嗣,隻會精挑細選出合適的人選予以教導。

可後世要真有這麼幾卷書,那這心得秘術豈不是天下人人皆知?哦不對,是識字的人都能知道?

這種書究竟怎麼通過的朝廷得以傳播出去的?!

——他們可不相信後世的朝廷不會管製言論和書籍,誰要是不管那才是有問題。

而且,天下之大,總有朝廷出現失誤的時候,這種時候要是有人想要造反,又得了這樣的內容,對朝廷將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就算最終能夠鎮壓下去,但是說不定花費的人力物力時間就會多上許多,而這些東西哪一個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李世民無言以對。

早知道這個東西要講農民造反的事情,知道它會鼓動天下的百姓反抗朝廷,對朝廷不利;但是他還真沒想到,這個東西不僅鼓動,它還要講造反的教訓、講不能做什麼!

這麼下去,是不是要手把手教百姓們如何造反?

這叫個什麼事兒啊!

朱元璋也是一樣的感受:“這書寫的很好,但是為什麼要寫呢?”

他自從有條件後,就沒有停下讀書的腳步,那些曾經的農民起義軍們也是他的重點分析對象。他們基本上都失敗了,而失敗的原因,也有極大的部分正是因為這個“流寇主義”。

他們打一把換一個地方,不斷地尋找新的城池用以“就食”,一旦這個地方的糧草被吃乾淨,他們就要再換一個地方——他們基本上從沒有紮根一地、自己嘗試耕種過。

但是,即便是最富庶的城池,也不可能永遠供應一支大軍的所需,因此,他們也都永遠不能停留在一個地方,在這個地方真正地留下自己的影響力,繼而從這個基礎之上紮紮實實地發展壯大……

沒有自己的根腳,又怎麼可能獲得真正的全盤的勝利?

當年的他,廣積糧、高築牆,堅持這兩點,實際上就是在認真地經營自己的大後方,經營自己打下來的地盤——地盤總是需要經營的。沒有經營而僅僅是攻下的話,這個地方就不可能真正的變成屬於你的地盤。

九字真言之所以被稱為“真言”,當然是因為這九個字蘊含了深奧的智慧,是常人絕對難以想到的——在發現好像可以無限製地進攻下去、可以從其他城池輕易獲得糧草和兵員的時候,有幾個人還能想到要堅持去慢慢地經營地方?

可是,這個內容現在要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

朱元璋光是想一想可能造成的後果,就覺得有些暈眩。

在朝廷還強盛之時或許還無妨,但是等到朝廷變弱、等到天下情況變化,若是有人想要反叛、還看到了記載有這些內容的書籍的話……

他大明的江山可怎麼辦?!他老朱家的子孫又怎麼辦?!

這書中的內容,確實是句句箴言,但是為什麼要寫呢?寫書之人到底是誰,他腦子真的沒有問題嗎?當時的朝廷難道就能允許他光明正大的將這本書出版發行?

而各個有心起義、已經起義或者正在麵臨敗局的起義軍將領們,則是在認真地記憶和思考這段內容。

“原來一路打下去是錯誤的嗎?”樊崇愕然,這完全有違他的認知,他原本以為隻要自己一路打過去、然後達到長安,扶持一個皇帝,就能坐擁這一整個天下。

難道這是不對的嗎?不能這麼一路打下去嗎?可他的赤眉軍明明能夠打勝仗的啊!

經營地方,經營……究竟要怎麼經營才算是真正的“經營”?

他占領一個地方,打掉那個地方的官府,讓赤眉軍的將領去控製那個地方,不是經營嗎?他在琅琊郡等地的時候,也沒有把所有攻破的城池都撒手不管啊。

難道他原本的那些做法還不算“經營”?那要怎麼做,指揮農民們耕種,讓黔首們正常經營買賣——他雖然沒有管過,但也沒有禁止。這樣不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遮天:我自仙古來 元力災變:我靠雙重覺醒殺穿末世 食鬼獵人 三年婚姻冷待,葬禮上渣夫紅眼下跪 古穿今之暗衛重生在娛樂圈殺瘋了 鬥羅:我生物學者,覺醒器武魂? 諸天永恒 小司機的美女總裁老婆 送外賣的我,開局被天災附身 俠客行無敵石破天亂殺三界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