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西漢·評論2_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0章 西漢·評論2(1 / 1)

東漢末年。

百姓們眼前直發黑,他們雖然早已在一日日勞作和饑餓之中麻木了,但是在發現居然還可能過得更加淒慘的時候,也還是心情震蕩。

要爆發戰爭了嗎?全天下的戰爭?!

他們並不是沒有聽聞過戰事,隻是過往的那些個起義或者動亂,都隻是局部、是某個地方的事情,根本談不上天下。但是現在,這個黃巾起義……

有幼童不由得向父母道:“阿父阿母,我們要逃到山裡麵去嗎?”他家後麵不遠處就有座山脈,而他雖然年幼,卻也知道外麵亂起來的可怕——彆的不說,這上麵寫的要把他們都納入軍中,就足以讓人恐懼不已了。

他的阿父阿母可是給他講過許多大軍過來後的可怕事情呢!

麵對他的問題,他的父母卻隻是沉默以對。

要是天下亂了,他們這些庶民顯然是沒有什麼活路的,沒有糧食,沒有衣物,沒有武器,沒有錢財……什麼都沒有。而這條命,也絕不會被人看在眼中。

但是他們自己想要活著。

他們也想要他們的這個孩子能夠活著。

兩人年歲在當下已然不算小,卻隻有這一個孩子,如今七歲——他們不是沒有其他的生育,但是那些孩子都沒有能夠活下來,因為冬天的寒冷,因為平日的饑餓,也因為有時候莫名其妙的病痛。

不過這或許也是一件好事兒,至少這讓他們不至於像是一些族親們那樣,不得不親手解決掉自己的孩子。

現在,一家三口也不過是勉強活著,還要麵對缺衣少食的問題。

可是日後若是真的天下大亂,或許確實隻有逃入深山這一條活路……可是怎麼逃?

生活在鄉下,每日都要受到什長伍長的管理,還要受到裡正的管理,想要逃走,逃到山裡麵,怎麼能夠躲過這些人的管理?

雖然家裡麵根本沒什麼東西,“衣服”不過三五件,糧食不剩多少,但是這樣的幾件“衣服”、一點糧食,再加上那些木板家具甚至灶台,還有撿來的柴火,以及賴以為生的農具,可都是他們視若珍寶的東西。逃走的話,怎麼能夠帶走這些?

再者,大家都是同姓聚居,都是宗族親人,如何能夠不在意宗族而獨自逃走?

——況且,還有連坐製度啊。

除此之外,如果他們真的能夠成功到了山裡麵,又該怎麼活下去也是個問題。

山上寒冷,但是他們根本沒有禦寒的東西;山中不知能否耕種,他們並沒有多少糧食儲備;山上有沒有凶猛的野獸,他們能不能打得過……

逃,這個過程相當艱難,做出這個決定更不容易,而逃走之後的情況同樣難以預料,難以應對。

【說起來有個問題,連坐製度,不是說那什麼誅九族這種連坐,是鄰裡連坐這類的連坐,到底延續到了什麼時候啊?

回複:不知道,好問題,小說裡麵通常都不寫這東西,隻有誅九族夷三族

不知道+1,我隻知道秦朝有鄰裡連坐,漢朝好像也有,但是後來的朝代就不清楚了

這玩意兒這麼好用,怎麼看都不會被取消吧?

如果說是鄰裡連坐這種連坐製度的話,那其實從西周開始就存在了,然後戰國普遍推行,隻不過不同時期和不同國家的懲處力度不一樣;然後從秦朝一直延續到唐宋(據我所知);到了北宋王安石變法,變成了“保甲製”,一直延續到清末;但是炸裂的來了,等到某刮民黨時期,又重新出現,而且還是商鞅那種風格的(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鄰裡連坐一直存在倒也正常,畢竟以古代那個情況……但是刮民黨還真不愧是刮民黨啊,真真是永遠沒有下限,永遠超乎想象

要不說是刮民黨呢,人家乾什麼都不算奇怪,隻能說是我們見識太少了

樓上↑,這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不論做什麼也不會崩人設”啊……

……】

深受鄰裡的什伍連坐困擾的百姓們感受到了深深的絕望。

他們的態度顯然不可能像是這上麵發出評論的人一樣,那麼輕鬆、那麼置身事外地感歎和評頭論足,他們隻覺得自己子孫家族的未來——如果未來還存在的話——完全是無望的。

雖然大家彼此都是鄉裡鄉親、或者多年鄰居,整體上相處也還過得去,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希望自己家有可能被其他人牽連啊!

儘管理論上他們可以彼此監督,督促大家不要做那些違法的事情,共同規範彼此的行為,懂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這樣就不會出現被鄰裡連累導致的犯罪和懲處;但是這也隻是理論上而已。

大部分時間,大部分人,或許是願意聽從鄰裡的勸告的,也不是那等能夠做出喪心病狂之事的人,可這隻是大部分人而已,總有那麼一些“少部分人”,對鄰裡生死毫不在意,隻在乎自己想做什麼。

這種人能夠聽得進彆人的勸說嗎?這種人真要做什麼事情,能夠讓他們攔住嗎?

更有甚者,有些人要乾什麼,他們作為鄰居都完全不清楚,連提前上報都做不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敵國 朱顏執鼎 夏鼎商鼐 心神變 影中先生 穿越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驚!獸世萬人迷竟是純人類 毛茸茸哨兵?那疏導也不是不行 武道燃星 驚天大瓜,我在幕後爆料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