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東漢·評論_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0章 東漢·評論(1 / 1)

【到這裡,農民起義的第三部分,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就結束了。】

【我們的下一個故事,所處時期正在兩晉,準確來講是東晉——這個起義的講述篇幅不長,但其對於東晉,或者說魏晉時期整體的社會製度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是門閥衰落寒門興起的重要轉折之一。】

【這個故事,正是本篇中提到過的孫恩、盧循起義。】

【另,雖然故事的篇幅較短,但實際上這一次起義的時間相當之長。】

“哈?”正處在頂峰時期的門閥士族們對此感到了萬分意外。

雖然由於外敵入侵,以及皇室內部的亂戰,導致朝廷連帶著大量的世家門閥不得不南遷,由此定都建康(南京),北方的大族還需要與當地的士族競爭以站穩腳跟……

但是,這一次南遷並沒有動搖他們這些門閥士族的地位。

相反,由於皇室衰落、聲望驟跌,頂級的門閥士族的權力和地位反而迎來了一次不小的提升,原本根本算不上頂尖的王氏以及謝氏,抓住機會,一躍成為最頂尖的兩大家族。

這樣的躍升,讓所有家族都看得格外眼紅,每個家族都想著找到一個,或者製造一個能夠讓自己飛升的機會。

——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怎麼會迎來一個大規模的衰落?僅僅因為農民起義?

理論上,他們的衰落隻能源自一個原因:政治鬥爭的失敗。

農民起義或許是因素之一,但不應該成為一個單獨的原因。

孫恩和盧循的起義,好像是摻雜進去了宗教的因素,但這也不至於影響到他們的地位——難不成是這一次的起義規模,可以等同於黃巾之亂之於東漢?

黃巾之亂的主體不到一年就被鎮壓下去了,這孫恩盧循時間比較長,最多不過三五年罷了,難道還能長到八、九年?

比起東晉的門閥士族們,後來朝代中的不少起義將領眼前一亮。

他們已經大致了解了一些門閥士族在魏晉時期的地位,至少,這群家夥是要比東漢的豪強地主還要強大的、掌握更多的人口糧食武器等資源的存在。

能夠成為這樣的存在走向衰落的轉折之一,並且持續的時間還很長,這個孫恩盧循的起義故事非常值得一聽!

【評論:】

【有個問題,士人和宦官,究竟哪一個更好?】

【回複:難評。(我是說你這個問題)

那不是廢話嗎?雖然你這兩個選項都不怎麼樣,但一定要選一個,那還是士人相對好一點啊

宦官,雖然大家知道有好宦官,可這種存在在整個有點權力的宦官中占比簡直低到不能再低,大部分宦官可都是撈錢攬權栽贓陷害坑人全家的一把好手,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敢做的

就東漢的時候,有個太監追求一個太守的女兒不成,惱羞成怒,轉頭就濫用職權派人到太守家裡麵,直接把那姑娘帶走射殺,然後屍體也沒給李家人

?太守的女兒都不能幸免?

你以為呢?以及,糾正一下3樓,不是太監,是太監的侄子瞧上了太守的女兒,這個侄子托他太監叔叔的福,當時是縣令來著。

哦哦,我寫錯了。這件事情事發以後,這個侄子的上司是個秉公執法的人,把這個侄子殺了棄市,但是他的太監叔叔還在宮裡麵,於是就跟皇帝告狀,皇帝就把這個上司送去勞改了,應該是漢桓帝

……太慘了,能當太守或者縣令上司的人怎麼著家裡麵都有點力量,自己也有點人脈,結果卻是這麼個下場,老百姓過得有多慘簡直不敢想

要不然大家能願意起義?普通百姓能活著其實就不會願意打破現有局麵的,哪怕是那種苟延殘喘地活著

那要是東漢的這一係列政鬥裡麵士人獲勝了會怎麼樣?

你是說朝堂上嗎?朝堂上的話,要不就是後來的門閥士族,要不就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唄,士人當然是不可能放棄掌權的

那老百姓呢?

那不知道,更好或者更壞都有可能。本來地主豪強就已經讓一部分百姓反抗了,變成門閥士族以後,他們肯定有更多的地,到時候老百姓的空間就更小了;至於說變好,那就是看看他們爭鬥完了之後能不能讓百姓喝上一點湯

反正士人整體還是要比太監要臉麵的。要臉的話,有時候就能對百姓好一點,當然他們也可能暗中把一切其他聲音都處理掉,然後麵子上就又是乾乾淨淨的了。但到底應該還是要比太監(大部分太監)要好吧

……】

“太監果然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有人憤憤道。

小城鎮裡麵,當然接觸不到什麼太監不太監,不論是普通的還是有權有勢的,但是關於太監的惡名卻是流傳已久。

——這個惡名沒有什麼特彆具體的內容,大都是大而化之的“太監胡作非為”“太監滅人滿門”“太監殘害忠良,當年某某官員忠心耿耿一心為民,結果就被囂張跋扈一手遮天的大太監給搞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心神變 影中先生 穿越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驚!獸世萬人迷竟是純人類 毛茸茸哨兵?那疏導也不是不行 武道燃星 驚天大瓜,我在幕後爆料成神 夫君厭我便改嫁,王爺懷裡不香嗎? 渣了仙門大佬後,我被死纏不放了 盜墓:逃不掉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