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興覆·盧循·徐道覆_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1章 興覆·盧循·徐道覆(1 / 1)

“這可真是……”桓玄奪取建康的整個過程,嬴政覺得不知該如何精準地評價。

雖然大秦統一以前,六國的那些個國君和公卿們乾的神奇之事也不少,發生的種種巧合、或者人為導致的神奇情況不在少數,讓全天下的人都開了無數回眼界;

但是嬴政還是要說,東晉的這種情況,依舊能夠算是讓經曆過天下割據時期的人開眼界的程度。

都要討伐桓玄了,朝中的桓氏子弟竟然還沒有被控製起來,還能夠自由獲得消息、自由傳遞消息;

都要決定動兵了,京中竟然還能夠隨隨便便向外界傳遞消息,京城的消息就沒有控製一下;

已經決定討伐桓玄、並且發現桓玄也動兵了,朝廷竟然沒有在沿途布下兵力層層防守,準備轉守為攻,讓桓玄一路坦途;

已經決定討伐桓玄、桓玄收到消息主動出兵過來了,朝中也準備好了船隻等,司馬元顯竟然又不敢出兵了;

……

這朝廷是乾什麼吃的?司馬元顯這種腦子和膽子到底是怎麼掌控朝政的?傳聞中的門閥士族子弟,都沒有腦子不能提出一些有效建議、不能做出一些正確的決定嗎?

哦,也不奇怪。

或許正是因為朝堂上都是這種貨色,所以司馬元顯才能夠掌握大權吧。

所謂的門閥士族,之前的什麼王導謝安,包括桓溫,或許水平確實不錯,但現在的這些人就不怎麼樣了。

還有桓玄。

既然從最開始就是打算著要奪取天下、改朝換代,那就應該不斷積蓄力量,探明敵方的軍事和政治情況,做好戰爭的準備,結果在得知朝廷準備討伐的時候,桓玄竟然還心懷恐懼,不敢出兵,隻敢堅守;

都已經做了這麼多年準備了,訓練私兵不止一年兩年,割據一方不止一年兩年,結果出兵的時候,還要擔憂自己麾下的士兵會不願意與朝廷對抗,不聽自己命令;

都已經出兵了,結果卻沒有辦法鼓動士氣,沒有辦法引導軍心,還得靠東晉一方的愚蠢操作提振士氣,提高信心;

……

嬴政看前麵的內容,這桓玄準備奪取天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都已經招攬遷徙而來的異族和流民、封鎖長江漕運了,結果到了要動真刀真槍的時候,竟然是這種情況?

桓玄這些年到底在乾什麼,又乾成了什麼?

奪取天下,奪取天下,有這個野心,可實際情況竟然就是這麼個德行?

也虧得他碰上的是東晉朝廷,是這個時候的東晉朝廷。

這兩者屬實是太匹配了。

以及,劉牢之——

嬴政之前是真的沒有想到,劉牢之竟然是一仗都沒有打,就這麼直接帶著全軍投誠了桓玄。

他原本揣測,劉牢之要麼是先敲敲邊鼓,然後投靠桓玄;要麼是不出手,但是作壁上觀一段時間,最終決定投靠桓玄。

可他竟然兩者都沒有,沒有作戰,沒有旁觀分析,而是直接乾脆利落地投靠了桓玄!

原因就隻有一個他覺得自己要是再度獲勝,司馬元顯會容不下自己……

這叫什麼事兒?

這是個什麼邏輯?

嬴政真的無法理解。

一來,他自己不是什麼容不下有功將領的皇帝,功勞再大他也能夠容下;

二來,他也不能理解劉牢之對於可能的容不下有功之臣的應對之法。

司馬元顯可能會容不下功勞太高的將領,嬴政覺得這確實很有可能——畢竟司馬元顯這一係列操作都讓人覺得他不是什麼合格的獨攬大權之人;

但是麵對這種人,劉牢之的應對也很有毛病。

擔心司馬元顯容不下你,你就乾脆直接投了對麵?

你為什麼不想想,如果自己有了鎮壓孫恩的功勞,有了消滅桓玄這個對東晉的巨大威脅的功勞,手中又牢牢掌握著北府兵,自己能夠做到什麼呢?

有了這些,難道不能應對司馬元顯嗎?難道不能左右一下朝政嗎?

即使不直接反了東晉朝廷,但是難道不能以此為籌碼,提高自己的地位、權力、聲望……對抗司馬元顯?

以東晉這麼個門閥士族政治的情況,如何不能嘗試一下將自己的劉氏的門第提升一下?

方法有很多,影響最劇烈的,是直接和司馬元顯撕破臉皮——都不一定等同於和東晉朝廷撕破臉皮。

但不管哪一種,在嬴政看來,都要比啥都不乾直接投降了桓玄好得多。

劉牢之覺得他要是打敗了桓玄,司馬元顯會容不下自己;但是投靠了桓玄之後,桓玄就能容得下他嗎?

擇主,擇一個容得下有功將領的君主,確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並不是所有情況都能依靠擇主解決的,有時候,倒不如發展自己,乾脆一手遮天,讓對方不容也得容。

【總之,桓玄進京了,流放司馬道子,隨後將其殺死,同時又殺掉了司馬元顯等人。投降於他的劉牢之也沒有被放過,桓玄先把他調離,隨後磨刀霍霍,劉牢之發覺不對打算反抗,卻已經不被北府軍的將領們支持,眾叛親離,最終自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我在迪迦世界造EVA 玩弄陰濕年下後,嬌美人無處可逃 我修改的簡曆都成真了 一宵半夏:司教授的心尖孕事 絕對權力 柯學世界中的忍者 直播反串:我一笑傾城,掰彎全網 平妻?狗都不當,滿塘大佬不香嘛 遮天:我自仙古來 元力災變:我靠雙重覺醒殺穿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