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將四個兒子封王鎮守,是為了鞏固楊氏隋朝的統治,也為了擴大楊氏家族的權威和影響力——從一定程度上講,他大約也希望借此消減一些地方上的貴族集團的力量。】
【比如,在滅亡陳朝的時候,負責這一大任的便是次子晉王楊廣以及三子秦王楊俊;在其他時間中,還把四個兒子分彆駐紮到了並州以防範突厥,在荊州揚州以鞏固統治。】
【而太子楊勇在中央,此時也算是一帆風順。】
【這個節點,差不多是在開皇九年。而情況,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朕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楊堅貌似是一個非常多疑之人?”劉恒道。
劉啟頷首,確實如此。
劉恒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劉啟倒是開始思考了起來——父皇並非一個沒事兒隨便就提起來一件事情的人,特彆是在隋朝情況即將巨變的當口。
所以,楊堅多疑,必然是這個巨變的一個關鍵……楊堅年紀大了,而楊勇這個正統太子正值壯年,也有些功績,也有些經驗,朝中、站在他身後的各種勢力必然存在……那麼,這裡麵會不會也讓楊堅想起來自己登基的經曆?
作為一個皇帝,一個能夠抓住機會改朝換代的皇帝,楊堅倒不至於完全因為自己的多疑猜忌便改立太子——是的,劉啟覺得,楊堅必定是改換了太子。
但是,楊堅的多疑猜忌,也必然是促成他改換太子的一個重要原因。
“文獻皇後(獨孤伽羅)心性妒忌,插手朝政……”此時,尚未改名趙禎的趙受益道。不過,他的神情又帶著隱隱約約的猶疑——趙受益有些不太理解獨孤伽羅為什麼這麼做。
宋真宗趙恒看著兒子,搖頭:“文獻皇後確實善妒,但卻並非僅是如此。”
彆的不說,隋文帝後宮裡麵又不是隻有皇後一人——除了那個廣為人知的被獨孤皇後殺死,導致隋文帝出走的尉遲氏,還有至少三個夫人,而這幾個夫人在皇後在世時也照舊能夠得到寵愛,雖然不多。
至於說尉遲氏之死,那到底是皇後和皇帝之間在政治、地位、權力等多方麵衝突的一個具象化,還是所謂單純的“性妒忌”,趙恒本人還是傾向於前者。
而為什麼死的是尉遲氏,而不是其他幾個夫人,那當然是因為那幾個夫人到底是貴族出身,也有些政治地位。而尉遲氏,本身是宮人,祖上雖然也有輝煌,但在楊堅登基之前,可是聯合突厥和陳朝想要乾掉楊堅的,隻不過最後兵敗身死了。
這樣的出身情況……
而獨孤伽羅本人在楊堅的後宮方麵的態度,和太子楊勇後宮的態度,又不能一概而論。
當然,楊廣當時表現得不好美色,這肯定是一個讓人——也讓皇後欣賞的地方,但這絕非全部。
“隋朝尚且存在多個貴族集團,他們的婚姻從不隻是婚姻啊,”趙恒評價道,“而這些家庭中出來的女子,也從不是單純的居於後宮、隻知家事的女子。”
便是連大宋的後宮中,高位妃嬪乃至皇後也都不能全然隻知道後宮而對朝堂、對天下一無所知,更何況隋朝這樣的貴族門閥尚且大量存在的時期?
獨孤伽羅當然不是不妒忌,但是讓她行動的從不隻是妒忌。
趙受益明白了一些,點點頭。
他也想到了如今的大宋宮廷——可從不是沒有政治。
【楊勇的太子地位開始漸漸不穩了。】
【而導致這一點的原因,大體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他自己,行為、決斷方麵沒有做到正確,以至於自身總是出現破綻,讓人不滿;另一部分是外部,他的弟弟們也總有些野心,特彆是晉王楊廣,天下人也總有野心,而皇帝皇後也對楊勇漸漸不滿。】
【楊堅的其餘兒子們有野心,這也屬於常見之事,並不奇怪。】
【但,有野心,不等於能夠被皇帝皇後放入候選列表——而晉王楊廣做到了這一點。】
【楊廣作為次子,身上也有些功勞:比如,平定陳朝,比如,鎮守江南……同時,他自己也表現得堪稱完美:不好美色,不好享樂,節儉樸素,孝順聽話,寬仁有禮……總之什麼好他就把自己向什麼靠攏。】
【對於個人形象的經營,一向是從政的必修課,哪怕是皇帝都需要一定的形象經營——正常情況下,而楊廣在這一點上,在目前,顯然做得非常好。】
【楊勇就算是努力,都不一定能比楊廣做得好,更何況楊勇根本就不努力。】
【他非常自我,非常放肆,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好美色,好享樂,喜奢華,偶爾還會和楊堅發生衝突,和獨孤皇後的關係也沒有非常和睦……雖然說也不至於到了“不孝”“腦子不清醒”的地步,但是和楊廣一比,顯然就差了許多許多,甚至堪稱是反麵案例。】
【外在形象的差彆,顯著的影響到了隋文帝、獨孤皇後,以及朝中大臣乃至朝堂之外的人的觀點和判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