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口減少帶來的一個顯著的結果,就是賦稅收入的減少。
就算不談那什麼土地兼並、變成佃戶之類的問題,即使這些百姓都擁有自己的土地、沒有變成佃戶,那朝廷所能夠收上來的賦稅也一定會減少。
更不要說,戰亂雖然是危險,但同樣也算是機遇——總會有運氣比較好、能力比較出色的家族,在這一場巨大的混亂之中增長了自身的力量,獲得了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所以,朝廷控製下的人口數量隻會進一步縮減。
這樣一來,即便朝廷把賦稅製度從租庸調製改成了兩稅製,但又能有幾分提高?
二來就是朝廷開支增加——雖然沒有證據,但這一點極有可能。
大唐那個時候,是藩鎮割據的情況,而一旦地方割據,那造成的結果就是不聽中央命令,中央有事情他們一概不願意去做,或者推諉、或者拖拉、或者想要達成自己的種種目的。
但,李世民可不覺得這些人隻是不乾事就覺得夠了。
既然名義上還隸屬於大唐朝廷,既然實質上可以做到不怎麼聽朝廷的話,既然自己手裡麵有兵而且這還是自己最大的倚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他們怎麼可能不向朝廷要錢?
不僅要要錢,還要多多的要錢,要獅子大開口——由此下來,朝廷在這方麵的開支是一定會比以往要多不少的。
此外,為了維持住力量的相對平衡,朝廷和皇帝怎麼可能不單獨維持一支軍隊?
而且,鑒於藩鎮的數量和力量,朝廷和皇帝所維持的這一支軍隊的數量也必然頗為龐大,待遇也會較為豐厚。
這樣一來,隻是在軍費方麵的開支,就要比以往多上不知道多少。
再加上大唐衰弱之後在其他方麵可能產生的大量開支……朝廷的開支絕不可能低下來。
三則是朝廷對官員、朝堂控製力的減弱——這是指朝堂和地方官員們各種吃拿卡要、貪腐的情況。
官員小吏們從各種地方貪汙,或者說不能算是貪汙,而是意思意思地拿上一點,屬於是屢禁不止、古已有之的現象。
但是這種現象,在朝廷的力量強勢、且皇帝本人比較在意這一點願意去管理管理的情況下,是能夠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製的——是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而到了後來的大唐,皇帝本人有沒有遏製這種風氣的心思不得而知,但是朝廷的力量衰微卻是事實。
因此,地方上、中央中各種盤剝一筆的情況絕對不會少見,畢竟朝廷也不能因為這種事情就對他們進行嚴厲懲處不是?
皇帝可以拎出來一兩個殺雞儆猴,但是又能如何?他難道還能把官場上下來一次大換血嗎?
反正那個時候的大唐皇帝,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彆的不說,他的手中沒有足以壓服其他所有人的力量,就能夠解釋一切了。
隻是這樣一來,吏治敗壞,貪汙橫行,朝廷收上來的賦稅越發縮水,而百姓們對朝廷的不滿也會與日俱增。
綜上所述,人口減少、賦稅按照常理必然減少;開支增加,並且難以削減;天下上上下下從中盤剝,引發各種不滿……
可是朝廷能夠不收稅嗎?
不能,因為開支難以削減。削減的話,可能就要麵臨藩鎮的壓力,而藩鎮的壓力……
同時,增加賦稅,一定程度上也是和各個環節的種種盤剝有關。
但是皇帝又不可能做到阻止這些盤剝——因為他沒有力量,沒有力量的情況下強行硬來隻會導致自己滅亡。
而他又需要足夠的賦稅來維持朝廷運轉和各項開支……
至於說地方官府不管災害,不救助百姓,同時也不向朝廷上報,可能也是因為這些原因——反正上報了朝廷也不會管,又何必給自己也給朝堂上的官員們找麻煩?
所以——天命緣何不眷顧大唐?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