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其實唐朝朝廷是真的不太行了啊。”在看到高駢的種種回複之後,一些敏銳的百姓也看出來了許多問題。
高駢為什麼能夠這麼理直氣壯、理所當然地回複朝廷?
按照常理來說,按照他們聽說的各種官場故事來說,如果一般的官員被皇帝直接下旨斥責,那肯定是要誠惶誠恐請罪一番,然後再解釋解釋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表示一下自己絕不是在做壞事兒、也不是不聽從朝廷命令……
以及,聲明一下,自己絕對是嚴格聽從朝廷指揮、遵守皇命的,自己也絕對是忠臣、儘心竭力地為朝廷效命,並表示自己接下來也會為現在的局麵做出自己的努力雲雲。
總而言之,就是請罪,加上自辯,加上誠懇、以情動人、表忠心等一係列套路。
誰會像是高駢這樣回複朝廷啊?!
高駢這樣,雖然看起來也是自辯,但是這種自辯,和他們所理解的、正常狀態下的官員自辯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正常的官員自辯,有誰會向朝廷和皇帝頭上甩鍋的?
就是真的要甩鍋出去,那也是向其他官員甩鍋,比如某些和自己一向不和的官員、某些能和這件事情扯上關係的官員、某些原本也就不受皇帝待見的官員……
總而言之,沒有誰會向朝廷和皇帝頭上甩鍋的!
就算是真的往朝廷頭上甩鍋了,那也一定是要把皇帝摘出來的——皇上聖明燭照,如何會有錯呢?都是底下的那些大臣誤導、欺瞞了皇帝,才導致朝廷做出來了錯誤決策的!
彆問百姓們為什麼對此如此熟悉。
一來,話本上這種故事也不算少,其中也有些描述一些奸臣是如何進獻讒言、汙蔑他人的;
二來,誰說不在朝堂上、不為官就不能對官場情況有點體會了?大家都是人,都要討生活,有不少人在自己的工作中就也會遇到這樣的勾心鬥角的!
雖然不一定有官場那樣的激烈,但是這種奉承頂頭上司、拉踩指責其他同僚、把自己的責任扔給其他人來減輕自己的罪過錯誤的情況……那可是從來都不少見。
所以,百姓們也是有些心得體會的。
但是,就像是官場上通常沒有人直接明裡暗裡指責皇帝一樣,工作中,百姓們也根本不可能去直接指責最大的上司——那不是在甩鍋自辯減輕自己的責任,那是根本不想乾了!
他們是這樣,難道官場上不是如此嗎?
也正因此,許多百姓才更深刻地意識到了,唐朝朝廷,唐朝皇帝,是真的不行了啊。
若是朝廷還有幾分威嚴,若是皇帝還有著一個正常的權力和威嚴,高駢他如何敢說出這樣的話來?
遣散諸道兵馬不是你的責任,而是朝廷和皇帝的責任——因為命令是皇帝下的……
這話,正常情況下,高駢怎麼可能說出口?
就算說,那也是應該說“都是盧攜的錯”等等。
而放到民間,雖然大家同樣通常不會去這麼明裡暗裡指責最大的上司,就像是佃農並不敢指責主家一樣,但特殊情況下,也並不是沒有這樣的情況。
但那通常是什麼時候呢?
比如,主家當家人沒了,隻剩下了看起來就不怎麼中用的孤兒寡母、或者乾脆隻有孤兒、或者乾脆隻有寡母;
再比如,主家就是個糊塗鬼,軟弱無能,彆人欺負到頭上來了也不敢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