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兒子都不要……”其他時期,生活方麵還不至於到這般地步的百姓們全都倍感震驚。
多子多福,這可是多子多福啊!
女兒也就算了,有些人家生的多了確實不想要,也沒什麼用處,不要就不要了;但是兒子——兒子也都不要了,這,這叫個什麼事兒?!
正常情況下,誰家不是兒子越多越好?兒子多,這個家的力量就更強,在當地的地位也會更高,家族力量壯大,能夠擁有的資源也將會更多,就算不能直接由此獲得更多的資源,那至少旁人也不敢輕易招惹欺壓。
然後,兒子多,那孫子也會多——這樣不用幾代,就是枝繁葉茂的大家族了!
大家族,誰能說一句不好?
那些個村子,有很多都是同一族同一姓氏,而那種在村子中的少數姓氏,那就真的是會被欺負的。
就算此時沒有被欺負,那也隻是因為村裡麵的大姓是個好的,都比較厚道。
可這北宋,這北宋——連兒子都要嚴格控製數量,隻要兩三個,甚至乾脆不要……
兩三個,這個數量,算什麼?
什麼都不算!
除了確實生不出來的那些人家,剩下的,誰家不是要來上三五個?
兩個,如果隻是生下來兩個兒子,那也就罷了,緣分如此,誰也不能說什麼,反正也有兒子了;但要是生出來四五個,那也是好事兒。
“這北宋朝廷真是惡事做儘!”有人吐了口唾沫,罵道,“怪不得那皇帝要不生不出來兒子,女兒也生不出來,要不就是早死呢!這就是活該!”
原本,皇室的事情他們就是聽個八卦,最多議論一番,好奇一下這皇帝家裡麵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有什麼病;對於北宋百姓的情況,大家也心裡麵有所判斷——當然不怎麼樣了啦,不然的話,哪家好人家會天天起義啊。
但或許是覺著大家的日子都差不了太多,因此,代入感並沒有特彆深。
可在知道北宋的人,連兒子都不要,連多子多福的夢想都不要……不少人的代入感頓時猛然增加。
同時,還非常順暢地把百姓們養不活兒子,明明能生但卻不得不親手殺死自己的兒女的情況,聯係到了北宋皇室那屢屢出問題的子嗣和壽命方麵。
這個人的話,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可不就是這樣!
他們這樣的普通百姓,要求從來不高,能夠養活自己的一家老小就已經足夠了。其中,這個“養活一家老小”已經包括了孩子會夭折一部分這件事情。
幼兒夭折,在大部分人心裡麵,都屬於可以忍受的事情,因為這就是事實。
但是,這是指因為疾病等原因,孩子夭折;這裡麵可不包括孩子在剛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會因為根本不可能養活這個原因被他們親手殺死!
這北宋朝廷能夠讓天下人過上這樣悲慘的日子——就是應該付出代價!
這是孽力回饋到了趙家皇室身上而已。
“天底下那麼多人不得不親手殺死自己的兒女……皇帝家生不出來孩子太正常了。”一個婦人冷笑連連,如今的日子還算可以,所以她家也沒有遇到過這種糟心爛事兒,周圍人也沒有。而作為一個母親,她更能想象到這種做法有多麼絕望。
另一邊,有人翻了翻“曆代”,然後用一種驚奇的語氣道:“說起來,那北宋的官員們也大部分知道這種事情,還認為這種事情傷絕人理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