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這種無話可說無語凝噎的感覺,著實不多,上一次還是上一次
比如?
比如,看見扶蘇自儘?反正非常不能理解
話說回來,這些雄主的繼承人確實一直都是個問題,而且為什麼這些雄主還都基本上活得挺長呢,比如忽必烈,那可是真能活;比如李隆基——他雖然後期那個鬼樣子,但是前半段還算是雄主吧,也挺能活;比如劉徹,這個眾所周知;再比如朱元璋壽數也不短,還有那後麵的某位……
怎麼說呢,雖然壽命沒這麼長也可以是雄主,但是一般來說,正是因為壽命長了才會出現後麵這些皇帝太子之間的問題啊,要是這個雄主恰到好處地死了,那他和太子能有什麼問題?什麼問題都沒有
這倒是
至於說為什麼雄主和太子之間容易出問題……彆的不說,刨除各種意外英年早逝的那些,我反正覺得,這些能成為雄主的皇帝,一個個權力欲望都挺強的,這種人肯定忍不了還能有人分自己的權力……而太子,恰恰就是這麼一個角色啊
那這麼說的話,其實還可以反過來看——強烈的權力欲望說不定就是成為雄主的條件之一……所以,這些能稱為雄主的人就是會和下麵的太子甚至兒子都相處不是很和諧
而在繼承人方麵出現問題也很順理成章——因為是雄主,所以非常強勢也非常厲害,因此,太子就算不願意孝順或者老老實實聽話了,那也乾不過自己的爹,所以最後就會出現繼承人問題
是了,有時候也不是說太子不願意努力一把,但大約還是努力了用處也不大……
……】
確實有不少人完全不能理解太子真金的情況。
譬如李世民。
他著實不太能夠理解,為什麼太子真金會因為這麼一件事情就心生憂懼到了這般地步——哪怕忽必烈真的如同這上麵猜測的那樣,是不是軟禁了他。
在李世民看來,這件事情——指有人突然上書蹦出來說要讓忽必烈禪位給皇太子——固然確實有點驚人,且並非什麼可以隨意輕忽的小事兒,但是,按照這一係列情況來說,也談不上什麼驚天動地改天換日的大事兒。
而隻要沒有到了驚天動地、改天換日的地步,那就不算什麼絕路。
不是絕路,又何必憂懼?
真金還是太子,忽必烈雖然確實和太子早就生出了矛盾和嫌隙,甚至一定程度上堪稱是政敵,可是雙方到底還是父子關係,真金也依舊是忽必烈目前選定的繼承人——其實,真金的騰挪餘地還是挺大的。
就像是當年自己大哥那樣,雖然說當時自己和大哥彼此間存在不可調和的衝突和矛盾,且自己也對自己的阿耶不滿;但是說句實話,大哥和阿耶之間的關係吧……嗯,也就那樣了。
但是當時他們誰很在乎這一點嗎?其實也就那樣。
因為誰也知道不會改變什麼,至少目前,在當時,不會改變什麼。
那麼太子真金某種程度上也是同理——他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這件事情而心生憂懼乃至病重。
固然這一次太子真金出了岔子,栽到了坑裡麵,被坑了一把,勢力有所損失,且和皇帝的關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那遠不至於如此啊!
遠不至於!
要是這就至於的話,那自己當年早就應該認命了,而不是一直試圖讓自己成為太子繼而登基稱帝,也不是最後還搞出來了一場玄武門之變;同理,自己的大哥也應該認命了,而不是一直試圖把自己乾掉,甚至也讓阿耶退位……
所以,李世民覺得自己的確沒有辦法理解這個太子真金的情況和選擇。
也因此,他也讚同這評論中對太子真金的一部分看法——那就是,這人的手段和心態是真的還不夠,遠遠不夠。
要是換做一個心態足夠的手段也還可以的人,絕不會因此而憂懼至死,而是會再接再厲,順帶著清理清理人手,趁勢看能不能進一步穩固自己的地位權力甚至更進一步,然後嘗試修複——哪怕是表麵的修複——一下父子感情,看看能不能從中獲利……
哪就到了要憂懼成疾病逝的的地步呢?
就算是真的被忽必烈軟禁了,那也不至於。
他隻是軟禁了太子,又不是廢了太子,也沒有說什麼“太子不忠不孝不堪為……”之類的話,那就依舊還有轉圜餘地,而且不算小。
總之,李世民現在也認為,如果太子真金不死,那麼也不能就認為元朝的情況能夠有所改變——如果說手段不行,心性不行,那真的未必能夠改變什麼局勢。
就算他是正統皇太子出身,也不行。
當然,理解不了這樣的情況的也不隻是李世民,還有他的阿耶李淵。
——沒錯,雖然自己是被逼宮退位的太上皇,但是李淵也覺得,自己不太能夠理解這個太子真金。
這不是玩笑,他是真的不太能夠理解。
對於自己幾個兒子的事情,雖然李淵非常不滿、非常憤怒,甚至都有些隱隱約約的恨意,但是他反而其實能夠理解這幾個兒子的做法——權力鬥爭就是這樣的,皇位之爭更是如此,而且天家這樣的事情難道還少了嗎?
但是太子真金,哪怕是李淵這麼一個站在皇帝的角度考慮事情的人,也想要衝上去使勁把他搖晃清醒了:醒醒,至於嗎?這隻不過是權力鬥爭的一部分而已,忽必烈還沒有對你直接亮刀子呢,也沒說要廢了你,你怎麼就這樣了???
這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太子,或者說,合格的皇帝!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