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被朝臣和很多人詬病的一點在於,他大肆任用宦官——不過,這隻是他收攏權力的方法之一,這也將成為後來好些個明朝皇帝都喜歡使用的方法。】
【個人認為朱厚照本人非常不當的一個做法其實是帶著皇親國戚們乃至文武百官開啟了瘋狂兼並的風潮……當然,不是說之前的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們就不這麼乾了,那肯定不是;但是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們這麼乾,和有皇帝帶頭這麼乾,那還是兩回事兒。】
【後者的影響要遠超前者。】
【總之,經過了幾代皇帝的時間,經過了朱厚照在位期間的進一步發展,明朝的土地兼並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社會矛盾也激化到了一個高點。】
其他王朝的一些皇帝,也從這一兩段內容中察覺到了一些問題。
“邊軍內調,看起來隻是這一件事情,但,八成是明朝整體許多製度都出了問題的一個明顯表現……”劉徹自語。
軍隊這種東西,一向都是最敏感的存在,而如果還分出了邊軍和內部軍隊的區彆的話,那這兩邊更是通常不能輕易混淆。
而一旦混淆……能真的隻是邊軍和內部軍隊的問題的表現嗎?
劉徹不覺得。
他堅定認為,這理當是明朝整體上——就算不算是所有製度和機構,但至少也是大部分製度和機構出現問題的表現。
軍隊這種玩意兒,不會輕易出問題;真的出問題,需要打破什麼原本被規定的製度的時候……那絕不會是隻是軍隊的問題。
明朝內部的軍隊當然有問題,堂堂一個王朝的軍隊,而且還是京畿地區的軍隊,竟然連一個京畿地區的起義都沒法鎮壓——這可還不是什麼席卷天下的大規模起義!
明朝的京畿地區的軍隊呢?
和朱棣一樣,劉徹也立即想到了這個問題。
太子劉據坐在一邊,想了想,道:“是不是當年土木堡之變,影響到了京畿的駐軍?”
京城駐軍的問題,理論上來說就是一個經典答案:貪汙腐敗腐朽吃空餉等等等等,以至於軍隊戰鬥力極度虛弱,隻是一個看起來好看的空架子而已。
明朝從建國到這個時候,時間也不短了,想來地方上的駐軍八成是會出現這些方麵的問題,京畿地區也不例外;但是,一來,明朝的建國時間還沒有那麼長,二來,京畿地區也總歸不同,就算是腐化,那也需要更長時間……
所以,能讓京畿地區的軍隊戰鬥力下滑到如此地步,除了常規的腐化問題,應該還有其他因素。
而劉據能夠想到的,就是——土木堡之變。
這一場變故,導致外敵打到了京城,還導致大量的將士戰死。
這些戰死的將士之中,會不會包括了原本的京畿地區的駐軍?當時這上麵沒說朱祁鎮帶了哪些地方的軍隊,但是理論上來講,他應該是會帶上一部分京畿地區的駐軍的。
如果說遭逢如此大變,那麼京畿地區駐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也就不奇怪了——至於說重建,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劉徹讚許地看了眼兒子,點點頭:“確實應當是如此。”
當年的土木堡之變,產生的影響絕不隻是朝堂上兩個皇帝的爭鬥,更有對明朝整體製度和軍隊的深刻影響。
不過,能夠走到正德年間開了邊軍內調的先河……明朝出現問題的,不隻是軍隊,造成這一結果的,也不隻是土木堡之變的影響。
他有幾分感慨,又有幾分教導兒子的意思:“這一項製度的崩潰,其背後絕不隻是這一項製度,更有牽帶的無數製度條例……而一個王朝的崩塌,其實也就是無數製度條例的漸漸崩潰……”
防微杜漸,防微杜漸啊!
等到真的開始明確出現了一些製度的崩潰的時候,就已經晚了——雖然也不能說就一定沒有救回來的可能,但是想要做到,何止是千難萬難!
這樣絕對出色的君主,古往今來能有幾個?能夠和君主配合的賢臣群體,又有多少?
事實上,對於大部分王朝而言,這種“已經晚了但是還能救一救”的時候,往往是不會有那等力壓一切的頂尖君主的。
“土地兼並的風潮盛行……”劉據自然聽明白了劉徹的話,認真思考,“這也會加重明朝的製度崩潰,不,應該說,這既是製度崩潰的一個表現,也是導致製度崩潰的一個原因……”
“明朝的軍隊是有屯田的嗎?”他抬頭詢問劉徹。
劉徹知道劉據想要問什麼:“仿佛是有軍屯的製度,也有軍戶的製度。”
劉據便不說話了。
土地兼並,必定會導致小民生計進一步困難,然後導致起義活動的出現概率要比正常狀態下更高;結果就是,百姓生計困難,遭遇大災或者地方官府為非作歹的時候,會傾向於直接造反,這種做法又會給朝廷的財政增加不小的負擔,繼而可能導致朝廷的財政出現問題……
而如果說朝中真的沒有錢了,那朝廷和官府如何運轉?軍隊的餉銀從何而來?賑濟災民的錢糧又從何而來?……
當然,明朝還有軍屯,還有軍戶。
可是一旦這種土地兼並的浪潮興起,甚至還是皇帝帶頭,那麼,難道軍隊的屯田就不會被兼並,就能夠成為例外嗎?
劉據不這麼覺得。
他隻知道,有些時候,隻要開了一個口子,那為了利益,很多人的膽子可是能夠大到難以想象的。
明朝……不說已經知道了其享國二百餘年,隻說這一段內容所代表的含義——如果日後沒有什麼力挽狂瀾的人物,那麼,從這個邊軍內調的先河開始,頹勢就漸漸要明確顯露出來了!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