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有百姓大驚,“難道以前的徭役不能出錢抵扣嗎?”
和他同一時期的人也都倍感不可思議——沒錢的話老老實實出徭役,但是有錢的話可以選擇拿錢抵扣,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可是這看起來好像是一條鞭法推行之後才有的新政策,原本……竟然是沒有的?
原本的百姓們,竟然是不能直接出錢抵扣徭役的嗎?
有人覺得不應該:“不能吧……要是那些達官顯貴有功名的不用服徭役也就算了,但是那些需要服徭役、同時有很有錢的大戶人家,難不成他們還要老老實實親自去乾活嗎?”
不可能的!這不合邏輯!
有錢的人家,哪怕家中沒有什麼功名,必須得去服徭役,那他們也不可能真的讓自家人去服徭役受苦受累的——沒這個道理!
所以,他們肯定是有辦法避免去服徭役的,哪怕不能說是直接免除徭役,應該也能夠通過出錢之類的方法讓自己不用親自去服……比如說,他們直接雇人去?官府哪兒沒有直接交錢抵扣徭役的規矩,但是他們可以自己出錢給那些願意去服徭役的人,讓他們代替自己?
這個推測得到了周圍人的一致認可,這才符合常理嘛。
其他時期的百姓們,對於一條鞭法的具體情況也很好奇。
畢竟,這是對賦役方麵的改革,每一次賦役的改革,都能牽動無數人的生存與否……雖然丈量田畝其實也有一樣的影響力,但丈量田畝的內容確實是大同小異的,但是這賦役製度不一樣。
“所以,這一條鞭法就是要讓人多地多的人家多出徭役,人少地少的就少出,不單單按照戶來出了;然後,交稅的時候全收銀子,大部分情況下不收糧食;而且交稅出徭役之類的都是官府直接出麵了,不用過糧長裡長的手了?”有人總結了一番。
當然,還有能夠名正言順地出錢抵扣徭役。
眾人也各自盤算了一番,總體上講,對於這個一條鞭法的改變還是持有觀望態度——這已經很不錯了,不是直接生出抵觸心理,就證明眾人對此還是覺得沒那麼壞、好像還可以試一試……
真的覺得這一項改革非常不好,那百姓們就會直接心生抵觸心理的,連觀望都不可能願意觀望。
另有人便道:“這目前來說,好像確實是不錯,沒了糧長裡長過手,窮一點的人家也可以少出點徭役,而且咱還可以出錢抵扣徭役……”
這好像確實是不錯的樣子——至於說隻交銀子而不交糧食,到底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他還搞不明白。
“應該是好處多一點點吧?”這一點,也有人認真思考,“要是交糧食,那可得費了老大勁才能運過去,而且中途還有損耗……但是交銀子的話,那說不定就能省了這一環。”
這樣一來,就能又省下一點點餘糧,或者銀錢。
是好事兒——隻要沒有什麼其他的變故。
說到“其他的變故”,周圍百姓對此都心知肚明,全部陷入了沉默。
真的能夠沒有其他的變故嗎?
那些官員們,那些小吏們,那些恨不得作威作福極儘享樂的地方官府,以及地方大族,真的能夠不去橫生枝節,從中插手,更改一堆東西嗎?
以他們對這些人的樸素認知,以他們這麼多年的人生經驗,好像真的不大可能。
——畢竟,要是官府說交多少稅,除非你打算造反,不然的話,難道你還能反抗、還能不交嗎?要是官府說你要出徭役,不願意出就要交錢的話,難道你也能反抗不去也不交錢嗎?
“不過,這也不是那一條鞭法的問題,這是朝廷的問題……”雖然覺得很難不橫生枝節,但是人們也都看得明白,如果真的出了什麼問題,那也不是——至少不完全是這個新法的問題,更多的,還是出在那些無法無天、無人管轄的官員和大族身上。
當然,這其實還是朝廷的問題。
即便是他們,也知道天底下沒有什麼完美的事情,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完美的賦稅製度;所以,想要真的有好情況,那麼就需要很多方麵都能做好,都沒有那些利欲熏心的畜生……
但這可能嗎?不大可能吧。
天底下怎麼可能有那樣的情況呢?就算有,那也是運氣好,碰上了一個好官而已。
【當然,問題也有。】
【比如說,這個改革很依賴張居正本人,等到張居正沒了……嗯。】
【再比如說,一條鞭法本來是江南地區根據自身情況通過百餘年的鬥爭和實踐逐步總結出來的一個方案,帶有強烈的地域色彩,雖然不是完全不能再其他地方推行,但是顯然沒有那麼合適,而這種不合適,損害的隻會是普通百姓的利益;】
【以及,推行一條鞭法的時候,朝廷沒有在其他方麵跟進——而單單一條鞭法,那是絕對不夠的。比如,一條鞭法確實是合並賦役,但是地方官府直接明目張膽額外增加徭役賦稅,等於是多重稅收,這其實需要加強官場治理;
再比如,因為繳納銀兩,所以百姓們必須在繳稅的時候自行吧糧食等換成銀錢,但是官府並不提供兌換、也不管控兌換市場——說實話,官府本身可能還從中牟利——因此,商人們在這個時候紛紛抬高銀價而降低糧價,對百姓損害極為嚴重……】
【總體來說,當然一條鞭法還是有利有弊,不能說其是惡法,但是單單一道改革而不輔以其他相配合,那麼最終的結果,就很難說利大還是弊大了。】
【至於說我們很多人比較熟悉的什麼“火耗”,其實也是一條鞭法推行之後誕生的地方官府斂財手段。】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