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數量,不管是楊嗣昌的計算結果,還是戶部尚書的計算結果,都是一筆天文數字,絕不是現在的明朝朝廷能夠直接拿出來的。】
【所以,明朝朝廷需要籌措這筆錢——按照我們的邏輯,現在其實就是應該皇帝、宗室勳貴、士族官宦等拿錢出來的時候了!一來,這隻有他們手裡麵有大量的錢;二來,這錢的用途是鎮壓起義軍,這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存續考慮。】
【但是,當然,明朝的這些人可絕非如此。用一種觀點就是,“地主階級貪婪吝嗇的本性”。】
【因此,朱由檢在崇禎十年四月對大臣們表示,那些鄉紳勳貴外戚簡直是“全無急公體國之心”,去年詔令勳戚之家捐助,現在他們還依舊抗拒,“就是省直鄉紳也不捐助”,結果等到起義軍一過來,全都是起義軍的了!】
【朱由檢表示,這些人“怎麼這等愚”?】
【但是事實上,我們知道彆說什麼地方上的鄉紳,或者京中的什麼勳貴了,就是朱由檢的皇後娘家,人家也是一文錢都不出的,等到後來徹底完蛋,起義軍一搜,謔!真有錢!】
【當然,要說的話,勳貴外戚還有鄉紳們也還有想法——你們皇族宗室占了那麼多田地,怎麼也不捐,也不說讓那些宗室王爺們不要圈地不要把百姓變成佃戶不要到處搜刮錢財?】
【可能這些勳貴外戚地主鄉紳們還覺得自己冤枉呢。】
“什麼叫做貪婪吝嗇的本性!這就是汙蔑!是抹黑!是惡意造謠!”不少地主們大破防,紛紛高聲喊道。
說他們想要擁有更多的土地也就算了,這雖然好像也不是什麼好話,但是誰能說他們這個想法有錯?那些普通百姓們難道不想要有更多的土地嗎?而且他們這些土地也不是什麼強行兼並獲得的,他們明明是通過正當途徑正當手段獲得的!
但是這說什麼他們有什麼“貪婪吝嗇的本性”,就太過分了!
他們都是什麼人?他們至少也都是耕讀世家,更有不少那是世代都有人入朝為官報效朝廷的,怎麼可能是什麼貪婪吝嗇的本性?!
他們明明是一心報國、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清正廉潔……的家風!
他們堂堂正正做人,有哪裡有問題?
至於說什麼給朝廷捐錢……隻要朝廷有這個需求,他們難道會坐視朝廷陷入困難而不願意幫助朝廷渡過難關嗎?
隻不過,這個捐錢也有捐錢的講究。
該捐那當然是要捐的,但是也不能說就要謀奪他們的家產吧?那和抄家有什麼區彆?而抄家,那可是犯了大罪的人家才會遭遇的懲處,總不能他們好端端的效力國家、穩定一方,朝廷就要抄他們的家吧?
那可太不講究了!
絕非聖明天子所為——和那些賊寇有什麼區彆?
至於說宗室親王們,那當然是需要譴責的了!
誰不知道宗室王爺們在地方上有多大的權力,有多大的影響力,又有多麼胡作非為,完事兒不管什麼也不顧?
可不隻是普通百姓們對這些宗室王爺們有怨言,他們也有啊!如果不是力量特彆強的家族,那可難保會不會在什麼時候因為和宗室親王的衝突而被坑上一把——關鍵是,這個衝突甚至都不是衝突,可能隻是大家都要掙錢都要打理家業……
可是碰上這些藩王們,誰能有什麼話可說?
沒有!
固然不少藩王也未必和皇帝關係親厚,但是難道他們這些官員或者士紳就和皇帝關係親厚了嗎?
除了那少數的在皇帝麵前深受信任的大臣外,剩下的大臣、普通官員,又有哪個有那樣的臉麵,能夠說自己一定能夠在鬨到禦前裁決的時候比宗室更得皇帝的偏向?
就更不要說那些普通士紳了。
所以,他們也都是對宗室藩王有怨念的。
至於說藩王們的家財累積……那更是實話中的實話!藩王們手裡麵的錢財,那真真是數之不儘,而且其中有不少可能都是非法所得。
朝廷如果急需錢財,除了讓他們捐錢外,那就真的是應該讓藩王們都慷慨解囊一下——甚至抄家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比起他們這些大體上都比較正派的家族,藩王們身上的毛病那可是海了去了。
有幾個藩王敢說,自己一定沒有違背律例,犯下什麼大罪?
小辮子那是滿頭都是,一抓一個準。
而且處理藩王,那還是皇帝的家事,是宗室事務,遇到的各種阻力還會小上很多,多好的選擇!
當然,這也不是說他們就不捐錢了,隻不過,就是讓他們捐錢的時候,也不能讓宗室就乾看著啊!
【此外,朱由檢本人也不願意開自己的內帑,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內帑空虛。“如果軍費不用百姓承擔,就要動用內帑,可是內帑空虛……如果強行征收軍糧,又和加派沒有什麼區彆……之前不是查過大約需要多少,讓你們兩日內上報,你們怎麼還沒上報上來?”】
【總之,這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不能動用內帑,還是要從百姓那裡來錢。至於說這和加派稅收無異……所以需要一個比較好聽的數字,讓朝廷能夠表示,這個加派的數量不會太多,時間不會太長,隻是短期應急而已……都是為了大明嘛!】
【當然,楊嗣昌自然也是這個打算,他建議者兩百八十萬兩銀子基本上都按照田畝加派下去。】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