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要部分由一個叫做楊德政的副總兵提出,他表示,經過這些年的作戰,他覺得流寇之所以難以徹底蕩平,主要是因為他們四處流動,而不駐紮在一個地方。所以,想要真正蕩平,那必須要加強地方武裝,讓各個地方能夠在敵人過來的時候直接剿滅,或者至少剿滅一部分。】
【這樣一來,流寇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弱。】
【因此,他建議朝廷應該下旨讓地方官府都去練兵,並且改動一下地方官府的官職構成——府衙不要通盤了,設立一個“練備”;州衙不要判官了,縣衙不要主簿,增添一個“練總”。練備和練總都專門負責訓練鄉兵,鄉兵就專門用來守衛鄉土,不得調往其他地方。】
【至於具體的兵力嘛,每一個府要練一千,州是七百,縣則是五百。】
【這個建議被楊嗣昌采納了,他打算先在京畿地區,山西、山東、河南四個地方推行,然後再推廣到其他地方。】
劉徹深深地陷入了思考之中——他其實很早就想問了,這個明朝,到底是怎麼維持這麼龐大的規模的軍隊的?
大漢如今的軍隊也不少,但是這其實都是特殊狀態,是他為了攻打匈奴而進行的臨時擴張。之前幾代皇帝在位期間的大漢,乃至之後的大漢,甚至還能包括東漢,在劉徹的認知和判斷中,都不會維持現在大漢的軍隊規模。
換言之,現在大漢的軍隊數量其實是一種特殊的戰時狀態,根本不會變成常態。
但是明朝……明朝,這其實是稍微特殊一點的狀態,就能夠“抽調七十三萬”,那總兵力到底能有多少?之所以不說這就是戰時狀態,是因為明朝現在這個狀態,根本不可能如他現在的大漢一樣、迅速擴張軍隊的規模。
換言之,明朝現在隻能稍微擴張擴張,想要大規模擴張,那確實很難做到。
可就是這種“很難特彆大規模擴張”的情況下,他們竟然還能“抽調七十三萬”……還能讓地方上去訓練鄉兵……
更不要說,從明朝的那幾個皇帝口中,劉徹甚至聽說,那什麼朱棣在位期間,兵力的數量甚至能夠達到二百八十萬……
就算這個數字有些虛浮,但也已經足夠離譜了。
二百八十萬……大漢現在也才不到八十萬,都已經是極限狀態了……
明朝,難道明朝的人口數量遠多於大漢,直接翻了三四倍嗎?那他們的耕種情況呢?畝產量難道也翻了許多倍?
不然的話,怎麼能夠維持這樣規模的軍隊……
大漢,大漢要是可以的話,他也想要兩百萬的大軍啊!就算兩百萬不行,一百多萬也好啊。
趙匡胤的神情略有些微妙。
雖然下結論不能太武斷,也不能直接套用其他時期的情況,但是吧,他也總覺得這個訓練鄉兵有點問題……
不說這訓練的成效如何,也不說這些地方上是真的能夠去訓練,還是隻是假模假樣然後索要軍餉,隻說這鄉兵本身,就有一定的風險。
——如果地方上民不聊生,而這些鄉兵們也日子非常難過,那這些經過訓練的鄉兵,不就直接成為了起義軍的預備役?而且還是如同邊軍逃亡的士卒一樣,是經過了訓練的、可以直接投入作戰的預備役。
而如果地方上情況不錯,但是當地的大族或者官員或者哪一個有名望的人很有些野心,那種種操作之下,這些鄉兵會不會就直接變成割據一方的軍隊,甚至有朝一日發展成軍閥?
彆怪他,實在是唐朝就在之前,唐末五代更是近在眼前,趙匡胤對於地方軍閥那是深有體會,又深懷提防,心有餘悸。
事實上,大宋現在其實都還在努力消弭地方軍閥的各種影響,鏟除地方軍閥誕生和壯大的土壤。
明朝,雖然大概率也沒有什麼發展出來地方軍閥的可能,但是這不妨礙趙匡胤在這一瞬間幻視嘛。
至於說明朝那一攬子練兵計劃,趙匡胤確實很不看好。
明朝現在的國庫空虛,財政糜爛,這個問題就不說了,各種中飽私囊貪汙腐敗,也都是已知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提——隻需要這些,其實就能讓這個練兵計劃什麼也做不成。
但是另一方麵,這個練兵計劃本身就有很大問題。
明朝需要更多的精兵,這個思路其實還好,如果多一點精兵,那麼明朝確實能夠占據更多優勢,不論是對內憂還是對外患。
但是問題在於,精兵之所以叫做“精兵”,除了因為他們能力出色,是“精華”,也是因為他們數量少啊!精華精華,那是需要提煉的,由一大堆東西中,提煉出來的一小部分而已——數量稀少,不是因為數量稀少才精,而是因為精就必然數量稀少。
想要把七十多萬的軍隊全都變成精兵,做什麼春秋大夢!
就算是明朝鼎盛時期,那也相當困難。
現在,明朝末年,想要把這七十多萬軍隊變成精兵……如果這訓練是實打實的,那麼能夠提高一點整體戰鬥力就很不錯了,不能指望其他。
精兵,那是需要養的,甚至從小就需要養——如果自幼營養不良,瘦弱不堪,那麼怎麼可能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能變成健壯的體格?而不健壯的體格,基本上是不可能成為精兵的。
因為負擔不起盔甲。
都不用說什麼學識水平、戰場經驗和敏銳度了,單單身體要求就達不到。
順帶一提,假使這七十多萬人真的能力都上去了,那麼明朝朝廷能夠給他們提供數量足夠的精兵所需的鎧甲武器馬匹嗎?
趙匡胤對此非常清楚,恐怕是不太行的吧……朝廷財政崩潰到了這個地步,能維持正常運轉已經是不易,又怎麼可能奢求更多?
至於說要處理導致財政這麼崩潰的原因……那也不可能做到,除非朱由檢能夠自己組織起一支隊伍來,然後以武力效仿漢光武帝……不說其他外在條件,就說朱由檢本人,他就沒這個水平。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