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還能讓天氣改變不成?繼續生產吧,目前我們還用不了這麼多槍管,多餘的產品,剛好留給冬天用!”李月軒說完,就向南邊走,他要去看看彈殼的生產情況。
相比較一個小水車就帶動一台機器的情況,彈殼生產這邊的水車就大了好幾倍,提水的功能也是在這邊。
水輪足夠大,轉動時候的動力就足夠的大,慢一些也無所謂,敲打彈殼也不需要太快的頻率。所以,走進了這些廠房,李月軒就見到被一根木質主軸帶動的錘頭在上下敲打,把一塊塊銅板敲打成需要的樣子。
這邊的彈殼生產,用的是李月軒提出的第二個方案,一台機器,一次能把10快銅板敲打成彈殼。當然,這需要一次次的更換機器,才能最終彈殼成型。最後一道工序下來的彈殼,在檢測合格後,會送去鑽孔,完成最終的生產。
“廠長,在經過多次的失敗跟試驗後,我們就得到了這一批的機器!一次加工10塊銅板,前後換7次模具,最後才是鑽孔工序。因為敲打的力度一致,模具設計也完善了,現在一天能敲打出1500個合格的彈殼出來!如果還想增加,就隻能照著現在的樣子,複製一套新的機器!”
當初開會的技術員們很是期待的看著李月軒,等待他的評價。
“我之前也來過幾次,還給你們提出了不少的修改意見!”李月軒說完,停頓一下繼續道:“這一次,我沒什麼意見了,因為這套機器,已經是我們目前的水平能做到的最好的結果了!”
“同誌們,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生產數據整理出來,做到離開這裡,也能在其他地方,做出這些設備!”李月軒說完,率先鼓掌,大家也跟著鼓掌歡呼,以慶祝此時此刻的成果。
不要小看這些水車跟設備、模具,如果能逐步的複製生產,那整條清漳河邊都能成為子彈殼的生產地。有了合格的子彈殼,那麼複裝子彈的同誌們就有了源源不斷的新彈殼安裝成子彈,而不是把舊彈殼去掉地火再安裝。總之,複裝子彈可以把複字去掉,變成裝子彈了。
一次河邊行,李月軒得到了滿意的結果,立即折返兵工廠那邊。有了穩定的子彈殼生產,也就有了穩定的子彈生產,哪怕一天才1500發,一個月也有45000發。這些子彈分給一個團,這個團長做夢都能笑醒了。
所以,李月軒也就可以放心的當甩手掌櫃了,沒必要再去糾結擴大產能的事情了,因為張部長也好,參謀長也好,絕不會坐視不理的。
也因此,李月軒就有了親自動手改裝狙擊槍,跟精確射手步槍的時間了!沒錯,隨著大量的設備、機器到了陝北,同誌們特意用磺胺跟地瓜燒搞來的一批狙擊鏡也運到了總部兵工廠這邊。
這一批狙擊鏡,同誌們可是下了“血本”,足足搞來了500個之多!這也就是下手的早,現在的話,大概會便宜許多,但是數量就沒那麼多了!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