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處的久了,百姓們也看得出來,這位韓將軍雖然看上去凶惡,實則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平常不給百姓任何騷擾,百姓幾乎都能忘了他的存在。
這個年代,不擾民,就是好官。
“去去去,”韓浩不耐煩的擺擺手:“陛下在行祭地禮呢,你們彆亂叨叨。”
“祭地禮是啥?”胡老三並不怕韓浩,繼續在旁邊發問。
“這我哪知道?”韓浩瞪著眼道:“我這不也是第一次見麼?”
“要我說祭啥地啊,”胡老三滿不在乎的笑著道:“還不如拜一拜咱們劉使君,保準來年收成大漲。”
此時這幫流民已經知道,他們之所以能簽那百年契約,得到官四民六的的分成,這所有方略均出自那位年少的劉使君之手。
相比其他處屯田民而言,他們已經慶幸太多,故而許多流民都已經把那位劉使君當做神一般來看待。
“你們拜也沒用,劉使君已經不是籍田令了,”韓浩隨口說著。
“劉使君不是籍田令?”胡老三等人笑容僵在了臉上,愕然大聲道:“這是為什麼?”
“劉使君那樣的好官,為何不做咱們的籍田令了?可是被惡人排擠?”
眾流民圍住了韓浩,七嘴八舌的詢問,臉上滿是急迫之情。
這時候劉協已經率領眾公卿完成了祭地之禮,坐在臨時搭建的涼棚底下休息,突然聽見遠處熙熙攘攘,仔細一看,竟然還是舊識。
當初胡老三把他和劉平當做騙子,還準備揍他們來著。
“那人朕認識,放他過來,”劉協對身邊侍從吩咐。
“諾!”侍從趕忙去通知韓浩。
不多時,胡老三被帶到劉協跟前拜倒:“草民拜見陛下!”
劉協看到恭恭敬敬的胡老三,陡然感到有些歉意。
當初胡老三覺得那契約是騙人的,他曾親口跟胡老三說,君無戲言,讓他們放心耕種,有什麼冤屈可以找劉平那籍田令伸冤。
可是如今他在眾公卿逼宮之下竟然出爾反爾,連劉平那籍田令的官職也要免去。
不過眾公卿所持的道理也沒錯,讓棗祗代管籍田,隻收取青壯耕種,然後以官六民四那樣分配,的確能大大增加籍田收入。
“平身吧,”劉協歉然問道:“卿今年田地產出幾何?”
“草民所耕田地,每畝產出五石,”胡老三恭恭敬敬的回答。
“多少?”劉協不禁瞪大眼睛,失聲問道:“五石?”
他如果沒有記錯,大漢王朝曆年來平均畝產三石,剛剛聽到奏報,棗祗彙集全部青壯,由屯田司馬率領耕種,畝產也不過三石二。
這胡老三一戶人家,自然有老有少,不可能全部是青壯,每畝產出竟然有五石,簡直太令人吃驚了。
其實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自從田地分給胡老三這些流民之後,每戶人家都知道這是自己的田地,十畝裡麵有六畝產出是自己的,所以他們沒日沒夜的侍弄這些田地。
胡老三家雖然隻有他一個青壯,但是一家五口人,包括他的老父親與妻子都在田地裡幫忙乾活。
連他一對尚在垂髫之年的兒女都知道幫忙除草,一家人真可謂一株苗一株苗的侍弄,絲毫不敢馬虎,就是因為當初契約規定,每畝增產一石,可以少繳一鈞的糧食。
所以有那麼高的產量也不奇怪。
“畝產五石,你可知謊報乃是欺君之罪?”孔融在旁邊大聲喝道:“具體產出多少,還不從實招來?”
孔融聽說,棗祗所耕種田地畝產三石二,已經是超過大漢王朝平均水平,這幫流民根本就沒人率領指導,竟然能產出將近兩倍,誰能相信?
“五石還能有假?”胡老三瞪大眼睛道:“草民耕種五十畝田,每畝收成五石,共計產出二百五十石。
另外草民還開荒五畝,共計產出十五石糧。
按照官田官四民六,荒田官一民九分配,草民已將預備上繳的一百零二石糧準備好,隨時等待官府收繳。”
“五十畝田,便能上繳一百零二石糧?”站在旁邊的曹操有些動容,滿臉疑惑的問道:“此言可當真?”
說這話時,他不由自主的看了棗祗一眼。
棗祗耗費那麼多人力物力,每五十畝田收繳上來的糧食隻有九十石,可是劉平無為而治,收上來的糧食竟有一百零二石,這怎不令人震驚?
“曹司空,這刁民一定是在說謊,”棗祗也不淡定了,趕緊上前在曹操麵前施禮。
“是不是說謊一看便知,”胡老三畢竟也算的上這幫流民的頭人,見這幫官員不停的質疑,也就豁出去了,大聲道:“陛下,其實草民家田地還算產出少的,畢竟草民家勞力少,彆家還有產出近六石的,如今都已經備好待收,陛下可隨時派人查驗。”
“你家有幾個勞力?”棗祗沉聲問道。
“算得上勞力的隻有草民一人,另有妻子與老父,還有兩個垂髫幼子。”胡老三老老實實答道。
“簡直一派胡言,”棗祗嗤之以鼻道:“僅有你一個勞力,能耕種五十畝田,且畝產五石,還有餘力開荒?
你當我們是三歲孩童那麼好騙麼?”
以他對耕種的理解,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他選用所有青壯,還有屯田司馬率領,每人也不過耕種十畝田。
可是這胡老三竟然連垂髫兒童都算上,一家五口,每人也耕種十畝田,那簡直是胡說八道。
劉協看了棗祗一眼,冷聲道:“卿言他們在說謊,豈不知他們若是虛報,豈不繳納更多,於他們又有什麼好處?
正如他所言,是非曲直,一看便知。”
劉協又對胡老三和顏悅色道:“卿前麵帶路。”
胡老三趕忙小跑著在前麵帶路,此時他也顧不得詢問為什麼劉使君不做籍田令了,他隻是要用事實向大家表明,自己的確產出了那麼多糧食。
很快就到了他家住的村落。
整個村子雖然依舊破爛不堪,但是碰上的每個人臉上都笑逐顏開,那似乎是豐收的喜悅。
胡老三帶領皇帝以及眾公卿來到他家耳房,那裡麵放了五個糧囤,眾人都清楚,那是市麵上常見的百石一個的糧囤。
胡老三上前將每一個糧囤上的油布掀開,一股新糧的香氣撲鼻而來,隻見糧囤裡麵堆滿了糧食。
“你們自己看!”胡老三氣呼呼的道。
所有公卿全都上前,把手伸進糧囤裡上下一翻,確定從上到下都是糧食。
“此祥瑞也!”過了一會兒,孔融臉上帶著尷尬之色,歎道:“畝產竟然真的有五石。”
其他公卿也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他們本以為劉平不懂農事,分成與棗祗正好相反,收成必然要少的多,萬沒想到畝產竟然高的離譜。
如此一來,這收成要高出棗祗了啊。
那他們還逼宮請願去換掉劉平,請來棗祗,如此看來豈不是自己有眼無珠,錯怪良才?
棗祗早已變成木頭人一般呆立在當場,張大嘴巴,久久說不出話來,他依然不相信這些是真的,可是眼前所見又不由的他不信。
這時候曹操在旁邊沉吟道:“每百畝田多產出十石,則兗豫二州有多少個百畝?”
想到這裡隨即搖了搖頭,感覺胸口有些痛,不用算,那必定是個相當恐怖的數字。
他怎麼也想不到,劉平管理籍田,竟然能管的如此出色。
這時候突然有個曹操侍從匆匆跑進來,在他耳邊道:“司空不好了,有好多流民在成群結隊的外逃。”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